首页>
根据【关键词:父权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凉山毕摩教和彝族女性——宗教对性别角色的塑造
-
作者:
徐睿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毕摩教
彝族女性
性别角色社会化
-
描述:
为什么要谈毕摩教的社会化问题?其一是它的影响力。在凉山彝族地区,宗教——毕摩教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虽然与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相比,毕摩教没有固定的宗教场所,没有特定的入教仪式,但是凉山彝族没有人是完全不信毕摩教的。其二,毕摩教的社会化和多数宗教社会化有别。在传统的凉山彝族社会中,神职人员——毕摩是唯一承继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阶层,普通人则以学习了解群体禁忌规范为主要的社会化内容,因此有必要讨论核心的毕摩教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特别强调毕摩教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呢?凉山彝族女
-
顿河之花
-
作者:
赵静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超越
人道主义
女权主义
抗争
-
描述: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5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2005年被命名为“肖洛霍夫年”。在纪念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他的作品,深入、认真、全面地研究他的创作,给予客观而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苏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中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洛霍夫笔下女性形象的女权主义批评在国内还少有人问津,本文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论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肖洛霍夫塑造的女性群像美学价值的探讨和挖掘,从而有助于对
-
饥饿女儿们的追寻
-
作者:
刘芹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身份
食物
心理分析
女性亚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黄玉雪(1922-2006),汤亭亭(1940-)以及谭恩美(1952-)是美国华裔文学界最具影响,最知名的三位女作家。其中黄玉雪1945年发表的《华女阿五》最早获得美国主流的认同。这本书被认为是亚裔美国文学早期的经典作品,至今从未绝版。深受黄玉雪的鼓舞,汤亭亭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同时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女勇士》(1976),并荣获了美国国家图书批评界非小说奖。她的重要作品还包括《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等。虽然汤亭亭的作品招致了一些猛烈的批评,但是她那令人震撼的文字大大充实与丰富了当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