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父权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315 条
-
论《到灯塔去》中女性的家庭婚姻观
-
作者:
倪坤鹏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父权制
家庭婚姻观
-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分析了三位女性人物的家庭观: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的代表——完美的贤妻良母式的形象拉姆齐夫人,处于英国家庭转型期中的女性代表明塔,以及反对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不愿走进家庭婚姻生活的女性画家莉莉。通过分析这三位不同类型的女性的家庭婚姻观,弗吉尼亚.伍尔夫试图传达自己的家庭婚姻观念。
-
双重的“传奇”,“相煎”的主题——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关系解读
-
作者:
袁三英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相煎
内化
缺席
-
描述:
完整的性别关系应包括女性之间的关系、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对女性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即使是对女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往往忽视或回避女性之间的“相煎”关系,而强调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关系。本文以女性关系为研究视角,由张爱玲人生的“传奇”进入其作品“传奇”的解读。试图探讨张爱玲笔下的矛盾冲突主题——“女性相煎”关系。
-
试论赖特对女性负面描写的社会及心理根源
-
作者:
徐晔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性别歧视
潜意识
失真描写
-
描述:
理查德·赖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大多缺乏个性和主见、愚不可及,他认为男性人物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挫折都应归咎于女性,严重扭曲和丑化了女性人物的真实意象。而这种歪曲的刻画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及心理根源,本文试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这种失真描写显示出男性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时具有局限性。
-
女性主义解读勃朗宁
-
作者:
陈莉莎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勃朗宁
女性主义
戏剧独白
-
描述:
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两首诗中的男性叙说者就是父权制社会男人权力和占有欲的典型代表,两位女性人物就是男权社会牺牲品的象征。男女共存的和谐社会才是理想的人文社会。
-
女性主义解读勃朗宁——评《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
-
作者:
陈莉莎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勃朗宁
女性主义
戏剧独白
-
描述:
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两首诗中的男性叙说者就是父权制社会男人权力和占有欲的典型代表,两位女性人物就是男权社会牺牲品的象征.男女共存的和谐社会才是理想的人文社会.
-
从肖邦作品看传统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
作者:
徐嘉
来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束缚
压迫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三部作品中几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出传统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通过对《觉醒》中艾德娜进行分析,揭示出她在父权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物质压迫;对《一小时故事》马兰德夫人
-
性别角色与父权制专制下的女性悲剧
-
作者:
张丽
郭蕊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
描述:
通过对王熙凤和斯佳丽这两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她们都是婚姻上的失败者,原因是她们都对父权制所建构的性别角色观念进行了反抗,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导致她们婚姻失败的根源,即父权制社会构建的社会性别结构与普遍存在的男性权力中心的结合。
-
颠覆男权文化,重塑女性自我——美国作家乔安娜·拉斯《雌性男人》的女性主义透视
-
作者:
利春蓉
来源:
前沿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雌性男人》
女性乌托邦
女性主义
-
描述:
《雌性男人》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乔安娜.拉斯的代表作,也是美国七十年代最富争议性的作品之一。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从基本主题、女性人物塑造以及叙事策略三方面,分析这部女性乌托邦小说,透视作者鲜明而激进的女性主义写作立场。
-
赋予灰色理论以生命的活力--女性研究的理论发展与争论
-
作者:
刘霓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研究理论
社会结构主义
唯本主义
-
描述:
西方女性研究是一个包含多种政治立场与目标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对理论问题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父权制、普遍论和差异性、妇女的范畴、社会结构主义和唯本主义等问题的讨论折射出女性研究学者的理性思考
-
父权制下的女性主义陷阱
-
作者:
李慕悦
来源:
金山·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陷阱
女性主义
性别平等
-
描述:
女性主义从最初被父权制社会打压、排斥到被接受、允许,是女性主义者不懈努力和妇女运动长期斗争的成果,但也有可能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主义直接压制无效后采取的隐性压制手段。在父权制社会追求性别平等,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性别平等,而应该是打碎父权制。
<
1
2
3
...
8
9
10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