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西方女性形象批评说到《西厢记》的创作
作者: 黄一璜   来源: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的张扬正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王实甫《西厢记》及其对崔莺莺的塑造放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思考,并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有关女性形象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节”戏加以比较,有助于开阔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视野。
《雌性男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利春蓉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雌性男人》   女性人物形象   美国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社会观念,强调女性欲望与感知,对父权制及其文化结构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批判,十分值得研究与关注。 《雌性
顿河之花
作者: 赵静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超越   人道主义   女权主义   抗争  
描述: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5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2005年被命名为“肖洛霍夫年”。在纪念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他的作品,深入、认真、全面地研究他的创作,给予客观而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苏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中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洛霍夫笔下女性形象的女权主义批评在国内还少有人问津,本文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论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肖洛霍夫塑造的女性群像美学价值的探讨和挖掘,从而有助于对
囚鸟
作者: 逯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笼中之鸟   《觉醒》   中产阶级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采用以波伏瓦的理论为主要代表的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象征,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此来探讨中产阶级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们对此的不同态度并由此分化出的两类女性形象。在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所体现出的两性关系
作者: 张云岗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两性关系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描述: 采用意识流写作手法,在反映人物、深化主题方面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新奇的表达技巧。同时,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伍尔夫还在该小说中深刻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她极力主张摆脱父权制社会对女性
论苏童的女性想象
作者: 邓晶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两性关系   性政治   苏童   女性想象   女性形象  
描述: 的红粉佳人,香椿树街上的女人及现实境遇中的人间女性四种。她们的生活背景在时间上跨越了新旧社会,在空间上覆盖了城市乡村。苏童对男女两性关系的认知被统摄在父权制意识形态下,K·米莱特所说的“性政治”策略及
以黑人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向苍天呼吁》
作者: 范巧平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黑人女权主义   种族文化   人物描写   《向苍天呼吁》   人物形象   小说  
描述: 黑人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黑人妇女在白人与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受到了性别、种族与阶级的交叉压迫,这种压迫是是社会—文化建构起来的。黑人女权主义者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黑人妇女的社会地位,争取实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自由与平等。她们的战略一般来讲有两个:一方面揭露黑人妇女所受压迫的社会文化根源,唤起社会同情与黑人妇女自身的意识;另一方面从理论和现实角度重建黑人妇女的身份以给黑人妇女大众提供反抗其多重压迫的思想武器。另外,她们也认同传统女权主义关于父权社会性别压迫的思想,主张黑人社区内部的两性和谐与平等。同时,她们认为黑
饥饿女儿们的追寻
作者: 刘芹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身份   食物   心理分析   女性亚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黄玉雪(1922-2006),汤亭亭(1940-)以及谭恩美(1952-)是美国华裔文学界最具影响,最知名的三位女作家。其中黄玉雪1945年发表的《华女阿五》最早获得美国主流的认同。这本书被认为是
泰国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中女性形象及后女性主义叙事解析
作者: 徐佩玲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话语   歧视   后女性   消费社会   后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描述: 自从父权制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以来,父权宗法制居于君临天下的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造就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形态。男性视角、观点、声音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形态,而女性视角、观点、声音被
当代女性写作流变研究
作者: 山郁兰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无性写作”   开放多元   双性和谐   身体写作   私人化写作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描述: 女性写作是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为政治背景而形成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文学创作领域内的直接产物,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在我国的译介和传播,对我国女性文学批评和写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女性作家在承继“五四”女性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在8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逐渐显露出自觉的性别意识和决绝的抗争姿态,她们的作品也渗透着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纵观我国当代女性写作,从女性意识萌动时期的剑拔弩张,到曲折迂回的侧面消解,从隐退到私人空间的“私小说”,到身体革命的道德背叛,面对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社会,女性写作凭借其勃勃生机生发出风格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