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父权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315 条
-
简析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
作者:
田利红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人类以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中世纪
海德格尔
-
描述: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中世纪为限,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观;中世纪之前,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坐席,但中世纪之后,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女性迷失自己是由于父权制,以及海德格尔所谓的人类以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
男性凝望下的女性:《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郝菲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欲望
厌女症
男性凝望
他者
-
描述:
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菲茨杰拉德的经典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女性形象,在男性视角中,女性受到男性的压迫和歧视,她们被迫成为父权制桎楛的对象和受害者,并深受厌女症和仇女症之苦.
-
从西方女性形象批评说到《西厢记》的创作
-
作者:
黄一璜
来源: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的张扬正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王实甫《西厢记》及其对崔莺莺的塑造放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思考,并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有关女性形象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节”戏加以比较,有助于开阔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视野。
-
施虐受虐循环中的悲剧女性: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
-
作者:
王钟屏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受虐
苏童小说
女性形象
施虐
-
描述:
苏童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饱受男权文化制度的压榨,其心理普遍带有强烈的社会受虐倾向,但在受虐的过程中,为了寻找精神平衡,其心理又具有强烈的施虐冲动。在施虐受虐的循环中,她们反复演绎着女性作为第二性的人性悲剧。
-
从欧茨的小说看作者女性主义意识的变化
-
作者:
陈君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人气
女权主义
欧茨
女性主义
-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当今美国多产的杰出女性作家。作者以其女性的敏锐视角,关注女性命运,揭示女性的生存现状,创作出了形象各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折射出了作者不断变化却日益趋向成熟的女性主义意识。
-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新格拉布街》解读
-
作者:
李倩
刘须明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自然
《新格拉布街》
-
描述:
火车这一意象为线索,结合小说中两位男主人公截然相反的命运安排,对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秩序和价值观问题进行批判,对生态环境问题表示担忧。同时,通过对玛丽安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示了她由最初的逆来顺受逐渐变得坚强、独立、果敢担当的过程,折射出作者对父权制的批判及其超前的女性意识。
-
男权文化铁蹄下的“他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
作者:
朱晓光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他者
二元对立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
描述:
父权制下男性对自然的统治与女性的统治的一致性,旨在帮助消解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为男权社会的"他者"寻找出路。
-
林语堂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岑佩妮
来源:
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林语堂
自然
女性
-
描述: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各种文体作品中都十分关注女性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女性观和自然观,他于抗战期间着手进行英文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的创作,又在之后二十多年里陆续创作了《唐人街》、《朱门》、《红牡丹》和《赖柏英》,塑造了一大批动荡时代背景下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出发来解读林语堂小说,尤其关注作品中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权制度、男权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初步探讨如何构建生态审美与生态理想,以达到尊重女性、尊重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
透过《今天过得怎么样》看贝娄的女性观
-
作者:
曹艳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男权中心意识
女权主义
《今天过得怎么样》
-
描述:
当代美藉犹太人作家索尔·贝娄以描写男性犹太知识分子而闻名.但是作为一位男权中心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都带有明显的父权社会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主观曲解.贝娄的男权中心思想在其短篇小说《今天过得怎么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浅析《紫颜色》的美学意蕴与社会价值:基于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魏琛琳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紫颜色》
新生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
描述: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艾丽斯沃克·沃克的代表作,更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实践了沃克妇女主义的理想。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叙述了黑人妇女西丽14—40岁从失语状态到逐渐觉醒、颠覆父权话语,赢得个人独立和个性解放的生活历程。文中既有对黑人女性重建女性主体的描述,也有对西丽与莎格之间同性恋行为的刻画,更有生态女性主义的情怀。作者将主人公重建女性主题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塑造了极为立体的黑人女性形象。笔者拟从黑人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同性恋女权主义等角度切入分析,将这个黑人妇女
<
1
2
3
...
15
16
17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