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精神解放的呼唤与追求——试论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潘晓生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情感   女性意识   爱情   思想解放  
描述: 产生于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小说真实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变革。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思想解放潮流给她们带来生活的巨大变化。个人情感世界的解冻、自我价值观念的重新确立、对爱情的渴望和思考、女性意识的最初显示等都使这些女性形象具有了崭新的色彩 ,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从《一位女士的画像》等三部作品看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观
作者: 潘向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女性视角   爱情   女性  
描述: 的女性观和爱情观。 全文共分三大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亨利·詹姆斯所处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以及他的
撕裂虚幻神话,仿真现实人生:论池莉“崭新的眼睛”关注下的女性
作者: 雷明俐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池莉   母亲   爱情   婚姻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于她使用“崭新的眼睛”撕裂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所虚构出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神话 ,仿真出了她眼中真实的生活。从池莉崭新眼睛关注下的女性形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爱情、婚姻等问题的真实认识和态度
等待天堂的女人们——简析金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朱磊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武侠小说   女性思想   金庸小说   社会关系   红楼梦   作家作品研究   金庸作品   爱情   宗法制度   女性形象  
描述: 金庸小说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代表,新就新在对传统的继承、批判和反思上。因此,他的女性思想同样具有对传统的认同和否定。本文从女性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出发,分析金庸的女性思想。
相同的追求 不同的结局:安娜·卡列尼娜与海丝特·白兰之比较
作者: 王录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局   安娜·卡列尼娜   批判现实主义   托尔斯泰   卡列宁   爱情   生命激情   女性形象   偶然事件   海丝特·白兰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与海丝特·白兰分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托尔斯泰和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笔下的女性形象.虽然两位作家相距遥远,风格迥异。但他们对两位女性的心理描写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主题新释
作者: 杨玉珍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事业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主题   诗意   爱情   野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力量  
描述: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展示了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对立,又蕴含着男性与女性、忠诚与背叛、真与美、善与恶、罗马世界与东方世界的矛盾冲突,正因为如此,它表现了莎氏剧作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充满野性与力量、诗意和美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