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传奇和《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张翔云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聊斋志异》   爱情   女性形象   唐传奇  
描述: ,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创作理想的不同,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外貌,地位,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追求自由爱情的方式等方面仍有着显
试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梦楚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内心描写   爱情   女性主义   陌生女人  
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一生著作烦丰,尤擅刻画女性心理和塑造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他在其中成功的塑造了“陌生女人”这一美丽多情而又命途多舛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文从陌生女人的心理描写方面进行探讨,受茨威格人道主义精神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其女性形象在社会、经济和男权主义因素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反映了茨威格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对于女性这样一个独立个体的欣赏,其对于陌生女人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反映了他对于女性的同情和尊重.
理性和智慧、狂热和执着的碰撞
作者: 邢文英   李兰冬   马晓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塔吉雅娜·拉林娜   理性和智慧   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   狂热和执着  
描述: 普希金的叙事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塔吉雅娜·拉林娜和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同为俄罗斯文学女性画廊中两个动人的女性形象。
理性和智慧、狂热和执着的碰撞——再读《叶普盖尼·奥涅金》及《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作者: 邢文英   李兰冬   马晓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塔吉雅娜·拉林娜   理性和智慧   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   狂热和执着  
描述: 普希金的叙事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塔吉雅娜·拉林娜和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同为俄罗斯文学女性画廊中两个动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光彩照人,丰满深厚的女性形象,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两者在感情的选择中,都有所坚守,又有所背弃,分析两者的坚守与背弃,值得认真思考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小城三月》与《厢房客人和妈妈》中女性人物命运的比较研究
作者: 李妍彤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   爱情   《小城三月》   《厢房客人和妈妈》   女性  
描述: 爱情是不分国界的,许多国家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乏相通、相似之处。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通过以中国作家萧红的《小城三月》和韩国作家朱耀燮的《厢房客人和妈妈》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小说的爱情悲剧
从唐婚恋传奇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爱情结局
作者: 方圆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结局   爱情   婚姻   唐婚恋传奇   男主人公形象  
描述: 男主人公放置在负面角色中去讨论,或者仅以单一的形式去解读人物形象。实际上,小说中男主人公身上折射出的时代气息同人物内在的矛盾性是十分值得思考。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感情之一,将男主人公放置在婚恋题材作品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内涵
作者: 陈琪琦   来源: 红楼文苑(2014年第4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悲剧   爱情   价值   女性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的经典之作。它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影响下,摒弃当时小说花好人圆结局的流行趋势,平地引起一声惊雷,从性质、情节、价值等各方面描绘了催人泪下的悲情。本文通过悲剧全面性、多样性、特殊性、深刻性四个方面,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体现了审美痛感的普遍性、永恒性,赋予小说深厚的悲剧美学意蕴。文章中更是揭示了红楼悲情的特殊性,即用美好的事物彰显悲剧,同时不同的花暗示不同的悲剧,红楼女子的悲剧更在于
悲美爱情的守望者
作者: 王平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雪国   边城   驹子   爱情   比较研究   翠翠  
描述: 《边城》与《雪国》体现了两位作家对生命与人生的独特探索与思考,也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契机,塑造了执着守望悲美爱情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平行比较的角度,一方面通过分析纯洁、柔韧的翠翠和洁净、热情的驹子身上
豆娘,东方女性的形象——《豆娘》新章序
作者: 海梦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窒息   豆娘   形象   灵魂   真善美   生殖器   女诗人   散文诗   爱情   作品  
描述: 美丽、智慧、善良、无私,为男人而生,为爱情而活。"最美的时候,不是姿态的优雅,而是忘我的投入。"亲爱的,请再次灌满我,我要把自己很彻底地稀释掉,直到崩溃,甚至窒息。亲爱的,丰满的乳房是你的,肥硕
《浪之歌》教学创意
作者: 邹小飞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教学经验   纪伯伦   诗语言   散文诗   爱情   海岸   女性形象   海浪   创意  
描述: ,铺陈了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的寓意,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这时海浪的形象已经成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因为这首散文诗谈及学生敏感的"爱情"话题,在初读课文和研讨问题时,学生都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