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消费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65 条
-
消费主义视域下“被看”的他者
-
作者:
廖颂举
吴淑贤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化
社会阶层
商品使用价值
大众媒介
女性身份
消费社会
消费主义
女性形象
符号化
男性
-
描述:
在一个已经符号化的消费社会里,消费的目的是建构差异。消费对象转化为商品符号后具有了象征性、差异性以及超出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社会意义,人们通过消费各种作为符号的物品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在此背景下,女性作为"被看"的他者蜕变为识别男性社会阶层的符号之一,女性的外在形象取代内在特质成为标准化的性别符号。现状:"被看"的他者命运在传统文化中主体性完全是男性的,女性则是被客体化,或者被他者化。把女性客体化意味着女性被视为物,视为客体对象,女性的主体能动性被贬低
-
现代电视广告的隐性价值误导
-
作者:
张国功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男权社会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隐性
疑似环境
消费主义
现代人
女性形象
现代传媒
-
描述:
在开阔而芜杂、缤纷而迷乱的当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广告正日甚一日地扩散成为一道影响深远的文化风景.回眸广告发展史与现代传媒发展史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对于广告这一历久而弥新的现象而言,它真正取得整体性跃进式的重大发展、对社会生活真正开始产生重大影响,是在与现代大众电子传媒尤其是电视联手之后的事情.
-
女性文学对消费社会的想象
-
作者:
陆璐
来源:
职教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镜像
文学作品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消费社会
色彩
消费主义
文学发展
女性文学
私人化
-
描述:
消费主义时代改变了女性文学的处境。女性文学的多种表现方式既体现了文学的个性化发展,又引发了文学发展的深刻思考。本文针对女性文学发展对消费社会的几种影响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
“新世纪女性写作的境遇与策略”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意义
新世纪
文化立场
价值立场
批判
中国女性文学
消费主义
命名
女性写作
性别
-
描述:
编前语:新世纪女性文学风雨十载,看上去成绩骄人。其于新世纪开启之际,重塑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性别内涵与价值立场,以致于被命名为"她世纪"的"她写作"。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引发的争议与批判,新世纪女性文学则赢得赞誉一片。那么,新世纪女性写作到底呈现出了一个
-
The Portrayal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Editorial Content of Fashion and Beauty Magazines in China:The Creation of a Hybrid Modern Asian Woman
-
作者:
Mia
Kovacic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性化
混杂性
女性杂志
中国
消费主义
西方
女性
-
描述:
许多年来,女性杂志对社会、女性行为和自我自我认知的影响一直是讨论的话题。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学者针对外国女性广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改变。20世纪80年代末,时尚杂志伴随国外的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塑造了当今中国女性对于美和时尚的观念。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和国外(包括西方式的和日本式的)的女性杂志中的图片对女性形象的反映。其中,广告内容已经有前人研究,因其明确的销售商品的目的,广告图片总是选择一些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习惯的模特形象,以确保安全。因此对编辑内容中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