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流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演进与流变
-
作者:
何满仓
来源: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特征
演进
流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冰心为代表的“五四”一代女作家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以她们性别特征明显的作品开辟了一个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在她们之后,现代女性文学经过丁玲而获得较大发展,几乎和丁玲同时期的萧红、白薇等女作家在女性文学的演进中也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张爱玲、苏青的创作,进一步提高了女性文学的艺术品味。但在这些作家之后,女性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性别特征,女性文学的天地越来越狭窄,女性人格渐渐牺牲在男权文化的主流统治之中。
-
女性价值观与东北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
作者:
刘颖慧
孙博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变
东北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价值观
-
描述:
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女性文学话语在女性价值观影响下发生了创作上的多种转变。文章以现代以来的东北女性文学为例,结合女性主义思潮的理论,梳理女性文学话语近百年来的变化历程与历史成因,重新审视东北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探讨女性价值观的确立对文学的重要影响。
-
20世纪女性文本中母亲形象的流变
-
作者:
黄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20世纪
女性文本
标本
流变
-
描述:
母性崇拜是历史地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深处的“原始情结”,母亲形象的构写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主题之一。传统的母亲形象是父权话语中被命名,被异化的“他者”,蕴含着被利用的男权文化阴谋。
20世纪女作家崛起,她们以同性的眼光书写了现代文学中的家之天使,大地之母、中华母亲,畸变母亲;当代文学中的阶级母亲、男权母亲、病态母亲、欲望化母亲、窥视型母亲形象。母亲形象经历了不严格意义上的从神化到反神化再到现实和深化的书写过程;也有了女儿视角、母亲视角、女人视角等不同的视点的标指及建构、重构和解构的叙事革命。
-
论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
-
作者:
苏晓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罪
救赎
自省
铁凝的小说
忏悔意识
流变
-
描述:
香雪时代、玫瑰门时代和大浴女时代,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论述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的流变,梳理出从儒家式的自我反省到女性世
-
写给女性文学研究的诗:评常彬教授《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
作者:
王心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话语
女性话语
治学方法
女性文学研究
流变
女性问题
政治语境
历史境遇
中国女性
文学理论
-
描述:
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常彬教授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一书,以恢弘大气的学术胸襟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方法纳古今中外女性文学理论和作品于笔下,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画下
-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
作者:
黄柏刚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灵与肉
婚外恋
女性意识
现代女性意识
赵玫
男人和女人
流变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一部标志女性意识流变和女性文学发展的力作
-
破茧成蝶的美丽:评常彬教授《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
作者:
张丹
来源:
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话语
文学作品
作者
教授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流变
批评方法
凌叔华
百家争鸣
-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再次掀起高潮,以孟悦、戴锦华、李玲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纷纷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开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
-
性别之声:当代女性写作的流变
-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作家
关键词
声音
女性文学研究
流变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文学文本
-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