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鄂川秀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乐府   《诗经》   爱情诗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女性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恋爱方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至后汉,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诗中女性形象也有显著的转变。
试论汉乐府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英波   来源: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乐府   爱情诗   女性形象  
描述: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支奇葩。它不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其中的爱情诗篇,则描绘出了一系列美丽、善良、勤劳、勇敢、忠于爱情而又富于斗争精神的光辉峻洁的女性形象。
《诗经》与汉乐府诗中弃妇形象之比较——以《诗经·氓》和《孔雀东南飞》为例
作者: 王英楠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乐府   《诗经·氓》   弃妇形象  
描述: 《诗经》之弃妇诗与汉乐府弃妇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弃妇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恋爱的方式和被弃的态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到后汉,中国古代弃妇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诗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汉乐府中女性的爱情观
作者: 常聪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乐府   爱情观   女性  
描述: 汉乐府中对女性爱情的描写丰富多样,爱情观也由此多样化。从纯洁的爱情观到怨妇弃妇宅,都是古代女性形象的重要体现,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女性的反抗精神,引发对妇女解放和妇女自由的深入思考。
相同的感情,不同的表现―《诗经》与汉乐府的情诗比较
作者: 赵志英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汉乐府   诗经   情诗  
描述: 《诗经》和汉乐府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抒情诗与叙事诗的先河,其中情诗占有相当部分。文章从这两大版块情诗所处的社会背景、情诗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以及情诗的表现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其内在的差异。
汉乐府的女性描写看汉代审美文化特征
作者: 沈楠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文化   汉乐府   审美  
描述: “对女性美的关注,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汉代女性对汉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在汉乐府诗歌中有所反映。这些诗歌对女性形象、女性
浅谈汉乐府民歌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晁爱丽   来源: 宿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乐府   妇女形象   民歌  
描述: 汉乐府民歌内容宏富充实,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妇女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揭示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在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压迫下所遭受的爱情和命运的不幸,这一个个质朴自然又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或温厚、坚贞、端庄;或决绝刚劲,豪健而有丈夫气)血肉丰满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丰富了我国文学史上典型女性形象的画廊。
汉乐府诗歌女性题材论析
作者: 陈迪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乐府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婚恋观  
描述: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社会生活及文化发展中占有特别而显著的地位。汉乐府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些文本
汉乐府女性文学现象透视
作者: 王军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象成因   比较   汉乐府   女性文学  
描述: 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汉乐府诗歌中有关女性的作品来进行分类,凸现汉代女子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二三章则是通过对先秦时代《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以显示汉乐府中女性形象的时代特点,指出:汉乐府中的女子虽然也
压抑与抗争:汉代乐府诗的女性形象建构
作者: 董名杰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生存   汉代女性   汉乐府   压抑   抗争  
描述: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始,这一时期,封建礼教初步定型却又尚未成熟,妇女虽受压迫却又尚未完全失声。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著称的乐府诗歌作为汉代文学的典型代表,塑造了众多身份各异、地位有差、苦乐不均的女性形象,深刻再现了当时妇女饱受压迫、奋而反抗的社会现实,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汉代女性社会生存的全景式写照。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