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民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
《徽州日报》与民国时期徽州女性形象的建构
-
作者:
胡娟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副刊
徽州日报
徽州女性
启事
-
描述:
徽州地区处于皖南山区,自古以来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女性受到了更多行为准则特别是贞洁观的约束。二十世纪之前,她们一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存在,被封建制度死死压制。随着民国政府建立,一个全新
-
清及民国长三角地区文化家族中之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断续红
来源: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长三角洲
民国
清代
妇女文学
长江三角洲
文学研究
-
描述:
本书稿着眼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互动及影响,对清及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女性文学进行分析,探寻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人文轨迹,以期让积淀深厚的江南传统走向现代,为当下长三角都市群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文化参考。本稿188页,计25万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对上海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
《良友》和《生活周刊》:民国都市“新女性”
-
作者:
贾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都市
阅读趣味
新女性形象
《生活周刊》
商业杂志
《良友》
市民群体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期刊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商业杂志的短暂繁荣应和着市民群体的阅读趣味,迅速构建起都市新女性矛盾纠结的媒体形象。她们追求经济独立、恋爱自由,却在职场中饱受传统婚恋道德的困扰,《生活周刊》的信箱开创了以公共平台为新女性支招、解惑的独特局面。而在以《良友》为首的都市画报倡导的摩登生活方式中,新女性的家庭生活成为公共议题,充实着市民读者对新女性形象的文化想象。这一时期,新女性的影像从闺房中的私人珍藏,一跃为杂志上的大众情人,记录了市民趣味对新女性形象鉴赏的历史。
-
图典的幻象:储婷“幻象·历史记忆”作品展读解
-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论文
视觉传达
民国
学位论文
历史记忆
二三十年代
平面设计
作品
女性形象
白银时代
-
描述:
立志于油画却进了中央美院设计系平面专业的储婷,顺乎专业的惯性又进了母校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接着是留校任教。她的硕士论文是《中国平面设计的白银时代——论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平面设计》,论文的选题是历史性的,这似乎与生于70年代的这一群体的特性有些不符,尤其是一个女性。学位论文的切入点"白银时代"也多少超越了这一代的兴趣点和阅读视野。由此可见,储婷比较她属于的一代,在精神
-
“羞闲素淡”与“嗲甜糯嫩”
-
作者:
王亚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民国
表现手法
新女性形象
真实生活
女性题材
早期
西学东渐
绘画
人物形象
-
描述:
谈及民国女性题材的瓷绘表现时,给人印象更多的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古代仕女造型。然而,在民国早期却有那么一部分新女性形象的瓷绘作品出现,即民国早期新女性瓷绘画,其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演绎出的风格,足以
-
被损害的和被压迫的:读张耀杰《民国红粉》
-
作者:
王国华
来源:
教师博览(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张爱玲
历史感
阮玲玉
损害
压迫
陆小曼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段时间内,民国人物,尤其是民国女性人物成了书店里必不可少的招牌菜。那些擅写心灵鸡汤的作者们,突然改弦更张,似乎对历史感起兴趣来。但他们笔下的民国女性,仍然一股刺鼻的心灵鸡汤味儿。张爱玲、陆小曼、阮玲玉、萧红等,
-
民国的女权领袖
-
作者:
王开林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政治活动家
领袖
妇女运动
男女平权
女权
南京临时政府
参政议政
-
描述:
民国初,万象更新,百废待举,然而南北局势紧张,男女平权仍只是纸上空谈.尽管如此,南京临时政府还是为女子参政议政营造出某种假象,各地妇女纷纷组织参政团体,从中涌现出一批职业政治活动家,林宗素、吴木兰
-
章士钊夫妇及三个儿子
-
作者:
散木
来源:
文史精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国
反清
章士钊
妇女运动
儿子
章太炎
同盟会
-
描述:
一民国闻人章士钊先生原与安徽名门闺秀的吴弱男女士是一对伉俪,这中间还有一些故事:吴弱男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人物,曾奉章太炎令在日本动员章士钊加入同盟会。不料二人一番谈话,不仅章士钊依然坚持独立立场,取同盟会之外的反清立场,反倒是二人
-
姚鹓雏小说研究
-
作者:
沈玉慧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小说
民国
姚鹓雏
近现代小说
通俗文学
言情小说
南社
自著
短篇小说
-
描述:
被称为“南社巨子”的松江人姚鹓雏(1892—1954),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高雅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通俗小说作家。他的长短篇小说创作颇有成就,在清末的谴责小说之后,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柳亚子评价他是“说部才无敌,文章鬼亦愁。”郑逸梅也评价道:“他的文笔,宗法林畏庐,我认为姚鹓雏的风华轶宕,蓄韵幽妙,有出蓝之誉。”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姚鹓雏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在民初的作家群中是非常突出的,但是长期以来,他被遮蔽在晚清小说家和五四新文学作家之下,其面貌并未为人熟知,其价值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亦如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