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雪鸪服装画的设计技法
作者: 张竞琼   林舒琴   谭莹   来源: 服装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画   民国   方雪鸪  
描述: 探讨了方雪鸪服装画的风格,将其服装画的设计技法归结为素描、水彩和色粉画法3种;并从形体、妆容和配饰3方面分析了他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将其服装画的风格概括为优雅浪漫、图文并茂和巧妙布局。认为民国时期的绘画艺术、报刊媒介和服饰流行构成了对其服装画的根本影响。
《春桃》新解
作者: 管兴平   来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墙意识   《春桃》   民国   城市生活  
描述: 春桃是一个具有多面的女性形象,她在人间又出乎人间,她与城市的关系,她的现实困境,她在日常化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作家的理想,都表达出了作家的都市意识,以及表现出的民国内涵。
民国时期新疆妇女运动研究综述
作者: 雷力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妇女运动   新疆   综述  
描述: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统治下,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受尽歧视,新疆妇女更是如此。直到1934年新疆妇女协会的成立,新疆女性的生活才开始有所好转。为了争取女性权益,民国时期新疆妇女进行了一系列
民国新疆妇女运动的历史重估
作者: 成湘丽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妇女运动   新疆  
描述: 民国新疆妇女运动主要由新疆妇女协会(1934-1943)和新疆省党部妇女运动委员会(1943-1949)领导,基本性质同属政治组织,其工作开展与新疆政府、女校支持密切相关。在民国新疆特殊的政治形势
民国时期国际妇女节功能探析
作者: 万妮娜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国际妇女节   节日   功能  
描述: 1924年,国际妇女节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标志性节日。受政治环境和国共两党妇女政策的影响,妇女节庆祝在中国呈现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节日的庆祝,将广大妇女团结起来,以群体面貌参与社会生活,增强了妇女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作为节日,妇女节也成为政党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民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
作者: 李圆霞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民国   女性形象  
描述: 民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
民国时期烟标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
作者: 孟剑飞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民国   设计   烟标  
描述: 谈到民国,对今天的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民国距今并不遥远,有太多的史料、图片可供我们去了解、去熟悉、去认识那段历史。陌生,是因为当我们再想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发现留存在我们脑海中
《妇女杂志》中的服饰信息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来源: 东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设计   信息   服饰  
描述: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针对《妇女杂志》(1915-1931年)中的服饰信息的研究,杂志期刊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等特征,因此成为服饰信息的重要渠道。《妇女杂志》作为民国时期发行历史最久的女性刊物,成为研究民国
从“月份牌”广告看民国女性服饰审美意象的构建
作者: 彭勃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月份牌”广告   女性服饰   审美意象  
描述: ”的哲学观念。中国真正具有中华民族色彩的服饰成熟于民国时期,这个时期处处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冲突与融合。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资本主义军事、经济、文化的侵略下,传统的封建社会解体,与之配套
一九二八年南京市“废娼运动”论析
作者: 杨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废娼运动   1928   南京  
描述: 娼妓业是一种从事卖淫行当的古老职业,主要群体为女性,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中。通常,娼妓被世人认为是低贱的社会底层人群,受到他人的鄙夷,不为社会所理解。19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持续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包括经济上的入侵、政治上的压迫与文化上的渗透,外来事物既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使很多传统行业渐趋消失,但某些行业却意想不到地兴盛起来,娼妓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近代中国的娼妓业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原因有许多方面:政治上是中国政府对娼妓业采取保护政策,带动城市社会的畸形繁荣,官方通过征税增加财政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