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较】搜索到相关结果 223 条
-
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女性生存意识比较
-
作者:
乔菁
黄德志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张爱玲
比较
王安忆
小说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与王安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独特的女性作家,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表现了许多独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着柔弱的外表,但是却有一颗坚强的心,读者可以读出她们身上彰显的生存意识。她们的生存意识表现在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在面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奋力反抗。但由于两位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个人创作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她们笔下女性体现的生存意识也有很大不同。
-
弥漫着土地芳香的两位女性:《飘》与《一千英亩》人物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廖海燕
潘利锋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千英亩》
郝思嘉
比较
土地情结
《飘》
吉妮
-
描述:
吉妮。论文拟从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觉醒过程和其土地情结作一番比较与分析。两位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同为农场主的女儿,她们都与土地有着十分亲密的联系,都为她们所生活的土地做过努力抗争,在觉醒过后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构建,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成为了文学史上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
-
性爱:再生与毁灭
-
作者:
卢伟萍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爱玛
劳伦斯
康妮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包法利夫人》
-
描述:
本文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与《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两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在劳伦斯和福楼拜的笔下,康妮与爱玛可以说都是一个追求理想的性爱生活的女性形象,然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却又走着不同的道路
-
论《福尔赛世家》的家族小说特征
-
作者:
朱云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福尔赛世家
家族小说
体裁
母题
故事模式
人物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将《福尔赛世家》与《喧哗与骚动》、《红楼梦》、《家》、《百年孤独》等作品作出比较,试图论证家族小说四个方面的特征:长篇的体裁特质;开创——守成——衰亡的故事模式;家长式的男性形象与附庸型的女性形象;家族挽歌的母题意蕴。
-
花一样的年华,花一样的梦:林黛玉与简·爱之对比分析
-
作者:
孙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简·爱
爱情
林黛玉
时代环境
个人性格
-
描述:
林黛玉与简·爱是世界文学长廊中两位不朽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生活背景以及对爱情的追求极其相似,因为时代环境和个人性格等原因,她们最终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但是,从精神上而言,她们都是胜利者,她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
王安忆九十年代以来几部长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
比较
女性人物形象
长篇小说
价值
城市
-
描述:
本文旨在对王安忆九十年代至今的四部长篇小说<长恨歌>、<妹头>、<富萍>和<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这四部长篇小说分别成作于1995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它们是王安忆近些年的主要长篇.
-
曹禺、夏衍话剧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周桂诗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段
比较
夏衍
话剧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和夏衍,一个是年仅23岁就写出《雷雨》这样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的天才剧作家,一个是游走于戏剧与电影两栖创作的政治革命家,他们的创作摆脱了“席勒化”的模式,将艺术性与思想性很好地相结合。两位剧作家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将各自对生活、对现实、对整个社会的思考酝酿成了精彩绝伦的剧作,塑造出一批批无可复制的人物形象。细读他们的戏剧作品,不难发现两位剧作家在艺术处理上对于刻画女性人物形象的倾心和重视。曹禺和夏衍,两人身处同一时代大背景下,且剧作内展示的时间段也非常相近,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更有着类的相似。他们批判、揭露
-
中国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两性形象建构比较
-
作者:
林亚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情感剧
社会阶层
建构
男性形象
比较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视作为公共领域的议程设置者,通过性别叙事将社会主流倡导的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渗透到日常生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电视剧作为文艺作品,终极目的不是娱乐,每一部作品都带有他自身所裹挟的价值观。在我国当代都市情感剧中,男权意识依然占有主导权,女性形象被以更巧妙的方式刻板化,缝合进传统的父权制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性别秩序,两性形象建构存在片面性和不均衡的状况,这与我国的性别文化传统和大众的集体无意识有关。在剧中,财富、职业、地位等区分个人所属社会阶层的因素,对男性形象的
-
“三言”与“二拍”比较研究
-
作者:
陈兴锦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三言”
商人形象
小说观
“二拍”
女性形象
-
描述:
,商贾小说中的商人形象及其差异和原因,婚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差异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整体上对二者进
-
现代和当今美国妇女运动比较研究
-
作者:
姜丽
来源:
外交学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运作方式
组织机构
影响
宗旨和目标
美国妇女运动
理论指导
-
描述:
美国妇女运动是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美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研究美国妇女运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社会的进一步了解。 从发展历程看,美国妇女运动主要经历了两次运动高潮,即选举权运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称做美国妇女运动第一次高潮)和现代美国妇女运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称做第二次高潮)。由于妇女组织内部和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现代英国妇女运动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低谷。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美国妇女运动(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