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张爱玲传奇世界中裂变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佘国秀   来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裂变   妻性   母性   情人性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充溢着各式各样的世俗女性,她们传奇般的生活经历透露出苍凉、残酷的基调,论文试从妻性、母性、情人性割裂异变的角度探析张爱玲小说中六类裂变女性形象的深层内涵。
刚柔相济:《另外那个女人》中的现代女性露丝
作者: 赵佩萌   来源: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妥协   母性   露丝   女性形象  
描述: 《另外那个女人》作为多丽丝·莱辛早期的短篇小说之一,塑造了一位饱满的女性形象露丝,本文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性情弱点及母性三个角度分析此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露丝。
重新解读《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人物形象
作者: 谢倩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女人   《小城之恋》   女孩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伟大之处离不开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学术界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就海丝特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所塑造的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她绝对不是为了贪图一时欢乐而自甘堕落的女人,但也不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站在历史最前沿的女权主义者,而是一个在传统道德和清教制度的压迫下逐渐觉醒、开始叛逆、走向独立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海丝特·白兰这一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探轶:《雷雨》中两位母亲形象的再诠释
作者: 吴琼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个性   母性   侍萍   女性  
描述: 《雷雨》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思想性格最复杂的莫过于侍萍和蘩漪.侍萍在给予儿女母爱的同时并未完全丢弃个性,蘩漪在追求个性实现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抛弃母性,个性与母性共存于女性意识中.曹禺以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探轶
作者: 吴琼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个性   母性   侍萍   女性  
描述: 《雷雨》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思想性格最复杂的莫过于侍萍和蘩漪。侍萍在给予儿女母爱的同时并未完全丢弃个性,蘩漪在追求个性实现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抛弃母性,个性与母性共存于女性意识中。曹禺以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日本神话中的“理想女性”的原型:关于天照大神的考察
作者: 葛慧玲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神话   理想女性   原型   母性   天照大神  
描述: 中塑造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也具有上述特质,但除此之外还拥有强烈地母性和对男性罪恶的宽恕性。因为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得故事
少女母性生长史的诗化书写
作者: 柯贵文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母性   刘庆邦   《梅妞放羊》   小说  
描述: :女性的性别特征受到了明显的关注,而其固有的社会内涵则被悄然忽略;母爱与母性黯然退场,性放纵与性变态则闪亮登台;传统的少女、母亲形象日渐稀少,现代的“宝贝”、荡妇却逐年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庆邦发表于
困兽的斗―论爱碧和蘩漪悲剧的超时空魅力
作者: 张明珍   来源: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诗性   人性   母性   爱碧  
描述: 中的困兽,她们冲破一切桎梏,作一次困兽的斗,尽管最后由于不正常的发展,她们变为乖戾,一切都走向极端,导致自我毁灭,但在我看来,她们反抗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本文试图从质疑母性神话、展现人性觉醒、追求诗性存在三个方面来探讨她们斗争的超时空魅力。
挣扎于个性与母性矛盾漩涡中的女性——《雷雨》中蘩漪与侍萍生存困境的再思考
作者: 任娟   来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雷雨   个性   母性   侍萍  
描述: 《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经典剧作之一。剧作家曹禺以其特有的艺术感受和生活体验,塑造了两个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侍萍和蘩漪,并在戏剧冲突中揭示了个性与母性在女性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雷雨》中寄寓着曹禺对20世纪初的中国女性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审视。
霍桑笔下的女性神话
作者: 黄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霍桑   母性   依附性   女性  
描述: 两性应当建一种新型关系的愿望 ,同时 ,在女性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 ,霍桑又不断地强调了女性对家庭的依附性和母性的意义。但无论霍桑对女性的观点如何 ,在他的传世之作《红字》中 ,他却塑造了一个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的楷模———海丝特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