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死亡】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女性生命体验的独语与对话
-
作者:
傅湘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女性意识
死亡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当代文坛中一直不乏有关“死亡”的叙述。当时间推进到世纪转型期,有关“死亡”的叙述尤为突出。在莫言、阿城、马原、余华、洪峰、苏童等作家笔下,死亡场景与死亡意象高频率地出现。他们用自己或真实感人或
-
超越死亡的爱情——从凯瑟琳看《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性
-
作者:
刘果
江山
来源:
科教文汇(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勇敢
爱情
死亡
战争
-
描述: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凯瑟琳·巴克莉不仅温柔漂亮,聪明勇敢,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能克服各种危险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凯瑟琳的简要分析,尤其是对其爱情观的剖析,展示出海明威笔下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的悲惨命运表现了《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性,揭示了海明威对摧毁人们幸福的战争的厌恶和控诉。
-
死亡或超越——《哈姆雷特》与《黄色墙纸》女性意识之探析
-
作者:
杨洪侠
陈洪宇
牛萌颖
来源:
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疯癔
死亡
话语权
-
描述:
背景下女性主义特征的共性与差异。他们或者选择死亡、或者选择疯狂来解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体现了她们对父权制社会以及代表这一权威的男性话语的憎恨与不满。
-
敢与命运抗争的“准则英雄”
-
作者:
张心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准则英雄
命运
爱情
婚姻
死亡
战争
抗争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言人,并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独特的文体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他成功地把个人的传奇生涯与创作的辉煌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准则英雄”。“准则英雄”的魅力,笔者认为,在于它体现了海明威的美学思想,面对失败而顽强地坚持人的尊严,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可以说,海明威是以塑造男性角色、关注男性世界而著称的。因此,许多海明威的研究者都认为海明威只长于描写“准则英雄”,驾驭没有女人的男人世界。他作
-
女性的自我言说
-
作者:
卢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孤独
菲勒斯文化
陈染
死亡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杰出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女权主义批评家。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基尼金币》奠定了她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先驱的历史地位,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影响了世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塑。陈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中国先锋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作为一个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学东渐”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女作家,陈染从不否认自己的女权主义渊
-
死亡能对抗什么
-
作者:
张英芳
李明德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桥
老子
生活
便秘
记者
南岸嘴
声音
死亡
方方
男人
-
描述:
对生是充满幻想的,对于死亡却是那么无能为力。尽管必须经历死亡,但无法知晓生命灭失后曾经亲密的人将以什么样的心情来悼念我们的离去,我们总在追问,却始终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死亡的神秘与无法实践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