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林白】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女性有我意识的疑似觉醒-茨威格与林白笔下女性人物形象比较
-
作者:
胡泊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林白
女性形象
-
描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和中国作家林白的作品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女性心理、欲望与命运的解读上,他们笔下的女性也一直被认为是有着女性意识觉醒表现的群体之一,但实际上,这些女性的所谓自我意识并非从根本上萌发,她们的自我意识在本质上或依附他人或被动接受,充其量是一种疑似觉醒的表现。
-
"她"与"他"眼中的女性——从两部作品看林白和张承志的女性观
-
作者:
张悦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张承志
林白
-
描述:
<回廊之椅>和<黑骏马>分别是林白和张承志的代表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从不同的女性形象、相异的女性地位、迥异的爱情观念三个方面尝试总结林白和张承志的女性观,并指出两种观念的不足.
-
女性自我意识的疑似觉醒——茨威格与林白笔下女性人物形象比较
-
作者:
胡泊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白
茨成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和中国作家林白的作品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对女性心理、欲望与命运的解读上,他们笔下的女性也一直被认为是有着女性意识觉醒表现 的群体之一,但实际上,这些女性的所谓自我意识并非从根本上萌发,她们的自我 意识在本质上或依附他人或被动接受,充其量是一种疑似觉醒的表现.
-
女性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论林白的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农莉芳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女性意识
林白
困惑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白的创作以其特有的女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引人注目,其作品不仅述说了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解构男权文化、重寻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深刻揭示了当代女性所遭遇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价值过程中的内心困惑,启示人们关注和审视女性作家的特殊“价值意识”和出路:摆脱自身狭隘的“小我”之境,融入社会“大我”之境。
-
穿梭于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影像——从铁凝到林白看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张岳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镜子
自我
林白
铁凝
-
描述:
铁凝笔下的镜子是历史的副本,在照映女人模糊影像的同时却清晰地呈现出历史面貌,镜子与女人的照与被照关系暗喻社会历史与女人的塑造与被塑造关系。林白小说中的“落地穿衣镜”是展现女人真实生命体验,揭示女人真正面目的异度空间。从铁凝到林白,镜子在小说中发生了由反映社会历史逐步趋向反映女人自我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轨迹。
-
林白小说与楚文化
-
作者:
刘庆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楚文化
神秘
华丽
林白
思乡
-
描述:
本文试图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通过对林白小说的文本分析,结合心理学和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其创作进行别辟蹊径的探索。 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述林白在女性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她的文本中带有浓厚的神秘氛围,这使她在女性文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以林白小说中的神秘意味为出发点,探寻她的文本与楚文化的关系。正文由三个章节的内容组成,第一章是“神秘因素”,第二章是“思乡情结”,最后一章是“文风华丽”。笔者试图挖掘林白小说中丰厚的文化价值,发现林白对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结语部分指出林白并非简单地继承楚文
-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陈染林白小说创作
-
作者:
陆孝峰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女性写作
女性话语
陈染
女性叙事
林白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陈染林白小说创作
-
“符号”的悲哀——九丹的《女人床》解读
-
作者:
王玉琴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罪说
男权文化
池莉
九丹
王安忆
男权中心
女性话语
勒斯
文学殿堂
林白
-
描述:
当今多元开放的文化态势破除了思想桎梏与文化闭锁,使得很多女性作家特立独行的写作获得了广泛认同。这些女作家们挑战男权中心文化,反叛“菲勒斯”,通过女性独特的心理、文化视角和女性独特的艺术感触,解构男权文化,构建女性话语体系与女性文学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