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寻找杜拉斯:试论《情人》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张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道德重建   女性角色   人称转换  
描述: 寻找杜拉斯:试论《情人》中的女性人物
女性文学视角下的外部世界-杜拉斯的中国情缘
作者: 潘昭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新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由于玛格丽特•杜拉斯自身经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以及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对中国这片充满神秘的东方土地的描写,均使其文学中呈现出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同时也表现在作家的生活和回忆之中。随着20
试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孤独情结
作者: 周遇爱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情结   杜拉斯   欲望   写作  
描述: 孤独是一种具有疏离倾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这种被压抑的意念始终影响着杜拉斯的思想、感觉和生活,并深深的影响着她整个创作历程。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我们对其孤独情结进行探究,无论在世界女性文学史上还是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作者: 魏慰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后殖民主义   解读  
描述: 本文着眼于对杜拉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后殖民主义写作倾向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在对作者的东方情结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挖潜,发掘作者的西方殖民者的身份优越性和实际生活中的穷困弱势者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并从女性文学的写作视角对后殖民主义进行了较为独特的解读。
杜拉斯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转型
作者: 张璐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革与转型   杜拉斯   女性主义小说   启迪与影响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出现了一个由泛女性文学向女性主义文学的转型。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杜拉斯的《情人》起到了重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情人》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自传式的文体、私语化叙事、另类的道德准则、现代小说的体式等在中国都已成为女性文学的经典范式。
荒野中的缪斯:论杜拉斯及其文本人物的边缘性
作者: 黄薇澈   来源: 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边缘性   女性  
描述:杜拉斯的边缘身份和文本里的边缘角色出发论述其创作的边缘色彩——杜拉斯从边缘中来,她早期的童年/东方生活让她对主流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对人生的边缘体验和文化身份的边缘性直接导致了边缘思想,这使
杜拉斯热”的反思
作者: 戴晓燕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女性文学   中国文化现状  
描述: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又掀波澜,被出版界看好,各类相关书籍大量出版。年轻一代的女作家更是高喊着杜拉斯的名字冲上文坛。本文试图对红红火火的“杜拉斯热”这一现象进行概要性的描述
杜拉斯小说的电影化特色
作者: 董继梅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杜拉斯   电影化特色   小说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杜拉斯小说的电影化风格。从叙事的角度分析研究杜拉斯小说中的电影化特色。在比较电影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异同之后,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杜拉斯的小说中的电影化特色是怎样表现的?杜拉斯
《告别薇安》:一部个性化的言情小说
作者: 于音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网络文学   安妮宝贝   女性文学   小资  
描述: 本文介绍了作家庆山(原名安妮宝贝)2002年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主要从内容、主题、人物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读者们一直探讨的作者文字过于黑暗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小说背后作者所想传递的家庭、伦理道德的理念。
灵魂的荒凉与拯救:杜拉斯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作者: 黄雪莹   姚锦莲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张爱玲   荒凉   女性文学   拯救  
描述: 杜拉斯与张爱玲虽然是不同国家的作家,但是她们的作品却都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揭示了人类灵魂的荒凉、道德的缺失、生命的无耐等主题,她们企图通过创作对人性的失落进行反思,探寻拯救日益堕落的人类灵魂的途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