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论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蕻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雷雨》中的蘩漪、《日出》中的陈白露以及《北京人》中的愫芳等,在这些人物身上,参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他深切地关注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悲欢离合,寄予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深沉的思考。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探讨
作者: 汤静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妇女   个性解放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笔下的女性她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善良、正直、勤劳,向往美好的生活,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但政治地位的低下,经济的贫乏,爱情的不幸,旧家庭旧思想的毒害,也使得她们只得以悲剧告终。她们的反抗、奋争虽然那样微弱,却在读者的心灵划起了道道亮光。
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探讨
作者: 汤静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妇女   个性解放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曹禺笔下的女性她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善良、正直、勤劳,向往美好的生活,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但政治地位的低下,经济的贫乏,爱情的不幸,旧家庭旧思想的毒害,也只得以悲剧告终。她们的反抗、奋争虽然那样微弱,却在读者的心灵划起了道道亮光。
曹禺女性形象的悲剧必然性:繁漪与陈白露的比较分析
作者: 彭新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自由   悲剧命运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雷雨》中的繁漪和《日出》中的陈白露是曹禺精心塑造的两位现代知识女性的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悲剧必然性,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又反映了深刻的历史规律。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曹禺剧作中两类女性形象的构建
作者: 陈俐   李家富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诉求   蜕变   曹禺   女性  
描述: 曹禺在创作初期塑造了诸如蘩漪、陈白露等散发着现代气息、充满生命激情的叛逆女性形象,但自《北京人》中温柔善良、美丽贤惠的愫芳开始,曹禺笔下的女性又开始回归传统和古典。两类极端的女性形象承载了作者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和与之不可分割的审美艺术标准,彰显了作者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
浅析《雷雨》女主人公繁漪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婷   王潇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繁漪   曹禺  
描述: 繁漪是《雷雨》塑造众多人物中最有特色、最具个性的一个。一直以来,对繁漪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她不恪守妇道,违反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的人则认为她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是个极其可怜的女人。本文试从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无爱婚姻中的苦苦挣扎、为爱痴狂的女人等三个不同的侧面剖析繁漪的性格,展现其艺术形象。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女性:曹禺和夏衍剧作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高月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夏衍   曹禺   女性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光明与黑暗相搏的时代,实际上光明是被压抑的、被包围的。夏衍和曹禺都感到时代的郁闷,都渴望用手中的笔驱散黑暗,迎接光明。在时代号角的指引下,两位巨匠通过对现实的吸收与感应,为我们贡献出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北国和江南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的心中都燃烧着激情的火焰,在爱情和婚姻的缝隙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曹禺和夏衍正是以她们泣血的反抗向黑暗的时代发出强烈拷问。但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时代的头顶上发号施令,因而,这一群备受欺凌与压制的痛苦女性注定是失败的反抗者。
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围城”下的反抗精神
作者: 毕静枝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精神   曹禺   “围城”   女性  
描述: 曹禺的戏剧塑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形象,特别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寄予很大关注,通过"围城"意象压抑女性,又通过特定的出走情节,表现这些女性的反抗精神。
曹禺戏剧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存在价值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曹禺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作的女性解读,挖掘出曹禺作品中与同时代的作家们不同的创作的特点。用人性化的笔书写女性的生存境遇,解剖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实质。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论曹禺戏剧中知识女性形象的悲剧特征
作者: 黄顺文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曹禺   知识女性  
描述: 曹禺通过对一个个女性悲剧命运的描述,揭示出在新旧社会交替时刻,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繁漪的疯狂、陈白露的自杀、愫方的出走。这些美好的女性的毁灭引起我们对她们悲剧命运的深思。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力被剥夺,经济上的不能独立,在社会中没有地位,沦为男性的附属物,几乎无力抵抗其强大的异化力量。这一切,注定了她们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对个人的爱情、自由、人生、幸福的追求,只能是悲剧结果。
< 1 2 3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