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故事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沈永英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故事   时尚   海派   市民生活   女性形象  
描述: “全球化”这个名词所包含的范围极广,主要指的是发生在经济领域内,由于信息技术、文化交往所推动而形成的国家间,民族间生活方式、价值体系、语言形态、审美趣味等方面趋于一体的社会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国家与民族间的交往不断加深,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越来越受到其它国家与民族的影响,这就使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呈现出与以往文学不同的面貌,越来越走向国际化。我国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先锋派小说”就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与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西方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介绍,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中国作家突破传
赫尔穆特·牛顿
作者: 王晶   来源: 英语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人像摄影   时尚   牛顿   时装摄影   作品   风格   女性形象   摄影家   摄影师  
描述: 译者点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惊世骇俗的主义遍地开花的时代,几乎所有盛行的思潮都与保守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背道而驰。赫尔穆特·牛顿作品中对性的大胆追求与描述正是当时主流文化遭受冲击的表现之一。在那样一个松动的环境中,他的显影了西方社会性现状与性幻想的图像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欲望的象征。牛顿本人也成了各种时装杂志的宠儿,名震天下。他作品中的女性以一种冷漠、孤傲、咄咄逼人的姿态走向世界。她们强大、危险、挑衅的个性在牛顿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当然,牛顿在赋予自己的女性形象以强烈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赋
70年时尚风云再现
作者: 江岚   李晖   曦如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回归家庭   服装   时尚   设计师   好莱坞   装饰艺术   女性形象   世纪   时装设计  
描述: 1930s纸醉金迷上世纪30年代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好似好莱坞女星的衣香鬓影,又好似上海的繁华旧梦。这个从经济衰退开始,以二战爆发结束的低迷年代,偏偏充满着醉生梦死的风情。都市的街头拥挤着失业的人们,一战后走出家门的女性,被迫再次回归家庭。十年间,源于巴黎的"装饰艺术"(Art Deco)渐渐融合到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的设计风格之中。上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