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作者: 白晓华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0~1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作者: 白晓华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0~1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
关于新时期以后女性文学得与失的思考
作者: 赵淑琴   饶峻姝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审美观念   思考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新时期女性文学从繁荣到逐渐走向个人化的创作状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因为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她们的情感、心理、审美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灿烂,只是繁荣的背后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得失之间该有些思考。文学不能媚俗,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作者: 白晓华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   发展综述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0-1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
评《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
作者: 魏占龙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批评   新时期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  
描述: 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是伴随着女性文学思潮的演变和文学批评的深入发展而发展的。郭亚明教授的新著《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全新的学术理念,多元的思维方式,对新时期
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反家庭”叙事
作者: 李虹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家庭   新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出现的“反家庭”叙事作为一个值得描述的现象,对于考察中国当代社会语境、思考中国女性的处境、困惑、解放道路等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反家庭”这一角度来入思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以
新时期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研究——以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为重点
作者: 王芳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人权保障   新时期   妇女人权  
描述: 本文以新时期中国妇女人权保障为研究对象,并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论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妇女享有同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权利、受教育权利、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悲剧色彩
作者: 刘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悲剧色彩   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当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女性作家异军突起,创作了大量与女性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然而繁荣背后我们发现,新时期女性文学总是
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多维视角
作者: 刘莉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多维视角  
描述: 新时期,当女性文学被明确作为一个批评对象进行批评时,其理论资源主要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倡导者们也的确意在构建中国的女性主义。然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有它独特的背景:女权运动的历史文化前提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
作者: 张岳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启蒙   新时期   乡士   生命体验   女作家  
描述: 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把乡村中的女性和女性作家视阈中的乡土作为文化载体,通过对这一载体的文化解读来揭示女性的生命本原性。女性和乡土是关键词,以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为经,以乡土意识为纬,相互交织成这篇论文所要阐述的范畴。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并末从政治桎梏中解脱出来,知青女作家竹林、王安忆、铁凝、乔雪竹、陆星儿、张抗抗运用写实主义手法来表现乡下的知青生活。以女知青作家竹林《生活的路》为个案研究了女性作家的后革命叙事的典型话语,揭示了女性作为客体漂浮于历史的边缘,以情感上的、身体上的被剥夺见证历史的苦难。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