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杂志》对近代都市女性生活的塑造和影响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杂志》   塑造   现代都市   新女性  
描述: 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刊的《妇女杂志》,坚持致力女性自身发展的办刊宗旨,以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社会风采,成为中国历史上发行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女性杂志之一。它所塑造的中国近代都市新女性形象,使我们看到近代都市女性的身体意向、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建构与变化。研究《妇女杂志》既是对妇女发展历史的回应,又是对妇女发展未来的一种关切。
论大革命前后(1925-1929)凌叔华的小说创作
作者: 刘阳扬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革命   凌叔华   新女性   小说  
描述: 凌叔华在五四时期创作了一批以新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充实了五四女作家的创作成果。在五四退潮之后,受到大革命的影响,凌叔华本身所存在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革命背景相交织,使得她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形成了异彩纷呈却又不断变化的复杂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凌叔华大革命前后小说中新女性形象变化的探究,分析凌叔华区别于主流文学的特殊贡献以及大革命对女性知识分子创作心理的影响。
从"五四"新女性到革命新女性:评析电影《新女性》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伊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女性   新女性   知识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1935年电影<新女性>的女主角韦明的形象内涵的分析,指出三十年代职业女性的生存悖论与生存困境:她们要获得独立的社会地位,必须以牺牲身体的独立性为条件.韦明是"五四"独立自由的解放精神和资本主义男权意识冲突下的牺牲品,蔡楚生意图以韦明的悲剧命运表现其理想的新女性观,从"五四"女性到革命新女性的转变.
从“新女性”到“封面女郎”:由女性期刊封面看现代性话语之嬗变
作者: 黄继刚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封面女郎   女劳模   新女性  
描述: 女性期刊封面作为一种有效传播媒介,选择并塑造了不同女性形象作为当时社会所认可的“理想女性”。具体而言,分别是启蒙叙事阶段的“新女性”形象、革命叙事阶段的“女劳模”形象和消费叙事阶段的“封面女郎”形象。各个时期“理想女性”之间迥然异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既表征着社会职业和民众心理演进的规律,也清晰呈现出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价值观念的嬗变轨迹。
从《嘉莉妹妹》的不同视角来解读时代新女性
作者: 汪艳萍   单长河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文化视角   社会环境   新女性  
描述: 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家,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不仅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成为在精神上与写作上超越英国小说的代表作品。《嘉莉妹妹》这部小说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争议,在小说里,作者对嘉莉的描写真实的展现了社会的现实一面,这也成为小说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发展,也从不同视角来解读了时代新女性形象,引发了我们对当下社会、环境、人生、生存等多方面思考。在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这部作品里,讲述了一位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个女孩成长经历的故事,本文主要
论彭家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玉松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礼教   旧女性   新女性  
描述: 20世纪20年代末,五?四运动已过去将近十载,女性在民主思想启蒙下觉醒,勇敢地向封建礼教的网罗冲击,强烈追求自由平等.并意识到作为女性本身应该享有的权利,具有了女权主义的苗头.但对受了几千年封建礼教压迫的女性而言,这只是一种趋势,在彭家煌的小说当中,充分展示了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不同女性的众生相.
“新女性”形象比较:简爱与嘉莉妹妹
作者: 侯喆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   女权   新女性   简爱  
描述: 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一部失却了女性话语的历史,女性往往被放逐于男权文化之外的边缘位置,其生存模式、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都被纳入男性的社会秩序。从《简·爱》与《嘉莉妹妹》中的主人翁--简爱与嘉莉身上看到了新女性的特征。自信、乐观、独立是她的共同形象,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她们作为"新女性"的代表也有着细微的差别。
丁玲小说的新女性形象——从“女儿”到“女人”
作者: 刘瑜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早期小说   新女性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自审意识确立、异性形象审视、同性情谊书写等方面对丁玲早期精典文本进行解读,凸显出丁玲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丁玲笔下塑造了一批具有真正性别内涵的新“女性”形象。
新时期妇联组织对妇女群体的“社会性别”期待——基于中国妇女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研究的考察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新女性   性别  
描述: 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报告进行文本分析,由此可见新时期党和国家及妇联组织对女性群体的期待与要求,发现“新女性”是这一时期女性社会性别的核心概念。新女性具有以“四自”精神为基本特征的精神特质,承担社会与家庭角色交融的复合角色,发挥道德示范与情感传递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新女性形象折射出一定程度的性别刻板印象。
德莱塞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嘉莉妹妹的个性分析
作者: 王蓉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消费文化   新女性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本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兴消费文化和新女性崛起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从自我实现、自主选择、自我塑造三个方面尝试解读嘉莉妹妹这一形象在个性上表现出的新女性内涵。
< 1 2 3 ... 6 7 8 ... 38 39 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