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达夫妮·杜穆里埃:新女性的代表
-
作者:
李静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夫妮·杜穆里埃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达夫妮·杜穆里埃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新女性形象,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达夫妮童年的生活经历,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其所受的文化熏陶来探讨她女性主义思想所形成的根源。
-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女权主义思想探源
-
作者:
张新
李静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达夫妮·杜穆里埃
新女性
-
描述:
达夫妮·杜穆里埃是英国20世纪颇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她通过在作品中塑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立和反抗意识的新女性形象,来传达自己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对新女性的赞扬。本文从杜穆里埃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其个性特质入手,指出其童年的生活体验,少女时代的幻想与尝试,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的熏陶,以及写作生涯中对女性写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其女权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韩双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爵士时代
女性主义批评
新女性
-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批判了爵士时代的新女性。若用女性主义批评观来解读这些女性人物,并把她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分析,我们就会获得新的启示。
-
试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女性问题
-
作者:
王迎科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拉马佐夫兄弟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具体的女性人物形象,主要以卡捷琳娜为例,试着总结了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角度和女性定位。
-
论格特鲁德·斯泰因《三个女人》中的新女性
-
作者:
刘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性恋
格特鲁德·斯泰因
新女性
《三个女人》
-
描述:
格特鲁德·斯泰因堪称二十世纪美国文坛的怪才。二十世纪上半叶,斯泰因就在她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形成了她独一无二的实验性写作风格。1909年发表的《三个女人》更是激起了持续不断的、内容各异的评论。本文通过对《三个女人》进行细致文本分析,指出三个女主人公符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女性的部分特征,但斯泰因赋予了她们更多的与新女性不同的特征,如黑人或移民的身份,并未受过高等教育等。通过描述三位女主人公同世纪之交的女性,尤其是同新女性,之间的联系,安娜、梅兰克莎和莉娜都分别从中获得了不同的力量和新的自我意识,但这一力量
-
浅析《嘉莉妹妹》 看新女性形象
-
作者:
王伟丽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独立
欲望
新女性
传统女性
-
描述:
《嘉莉妹妹》是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的成熟作品。它以真切的现实主义为鲜明的特征,比较真实地揭露了20世纪初人们狂热地追求美国之梦的悲剧事实,说明了在以金钱为中心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关于作者对嘉莉的"堕落"所采取的"暧昧"立场,评论界从最初口诛笔伐到后来毁誉参半的态度转变代表了女性主义发展的成果。本文从解析《嘉莉妹妹》的角度出发,尝试解读嘉莉妹妹形象的女性主义内涵,并通过考察作者与当时主流文化中的"女性特质"意识形态之间的微妙关系来揭示其在这部小说中最终放弃道德评判的社会文化根源,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斯佳丽新女性形象之解读
-
作者:
陈凤兰
来源:
莆田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飘
南方淑女
新女性
斯佳丽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飘>中的斯佳丽如何由一位南方淑女变成为新女性的过程.斯佳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女性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自立期待.
-
为爱而爱的新女性:论《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
-
作者:
滕冰冰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伊丽莎白
独立
新女性
平等
-
描述:
在18世纪的欧洲,奥斯丁塑造了伊丽莎白这样的新女性形象,传达了觉醒中的新妇女意识.尤其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伊丽莎白凭借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独立自主的反抗意识和平等自由的爱情追求最终获得了胜利.
-
论芭斯谢芭的婚姻选择:《远离尘嚣》的一种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蔡娅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选择
独立
自由
婚姻
新女性
-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之一。由于哈代对他自己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社会习俗进行了批评,破天荒地对婚姻制度的压迫性和传统性欲观展开批判,因而在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他的作品重新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青睐。《远离尘嚣》发表于1874年,是哈代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属于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系列。如今,这部小说受到越来越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19世纪英国妇女的特征是忠诚顺从,纯洁禁欲。小说的女主角芭斯谢芭是一个独立、热爱自由、敢于追求爱情的年轻漂亮的女人。她对奥克和博尔
-
红线女:多姿多彩的银幕人物形象
-
作者:
易红霞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
种型
女主人公
银幕形象
影片
表演
新女性
红线女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红线女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多姿多彩。以我的了解,大致可以分为机智泼辣型、忧郁哀怨型、柔弱无助型、独立反叛型、坚忍不拔型、忍辱负重型、复仇女神型、风情万种型、坏女人和女强人十大类。本文试选一、两个代表,简要介绍如下。一、机智泼辣型: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