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研究 】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 条
给男人命名 20世纪女性文学中男权批判意识的流变
作者:
李有亮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对20世纪女性文学中男权批判意识的流变进行了论述,包括“五四”时期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建国后17年女性写作的特殊环境;新时期女性创作中的“男子汉”形象的塌陷等。
海岛正芳春 台湾女性文学
作者:
朱云霞
来源: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台湾省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分五部分,内容包括:日据时期:台湾女性文学的初声;20世纪50年代:大陆赴台女作家的文学路;20世纪60年代:现代女性的情爱的书写;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音共鸣的女性之声等。
本土视阈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张岚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本书立足民族本土的文化立场,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选择和扬弃,以综合与超越的自觉意识对百年中国女性文学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
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微
作者:
张蔚
常亮
来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英国文学
20世纪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女性主义同精神分析、伦理学、文化研究、酷儿理论、新历史主义等批评方法相结合,基本涵盖了学界在女性文学研究 领域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比较清晰地展示出后现代视野中对文学文本进行多重阐释的可能。
中国女性文学 2009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
当代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是由著名专家、评论家组成编委会,对2009年度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指定大学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阅读推荐,再由编委会邀请社会著名研究专家、评论家进行审读与推荐,选出的作品由专家予以评点。非常富有前沿性、权威性、可读性与典藏性。本书分为中短篇小说盘点、长篇小说导览、散文品读、诗歌鉴赏四个部分;而且根据作品的表达的社会世情相和女性的精神风景分为镜像——爱与被爱的觉醒、经验——孤独灵魂的呐喊、生活——婚姻冷暖调色板、无常——精神远行走家园、境界——领略崇高的美丽、重塑——救赎现场的绝响、反思——青春成长的
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张淑梅
谢立团
赵晓芳
来源:
电子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国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现代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开始出现在美国中学和大学的教材里,华裔作家和其他族裔作家一样受到广泛认可。国内的文学课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把美国文学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近二三十年来,涌现了许多华裔美国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她们的作品屡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比如邝丽莎(Lisa See)著有:《百年金山》The One-Hundred-Year Odyssey of My Chinese-American Family (1995) ,《花网》 Flower
找寻夏娃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湖南省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文化研究”学科资助出版:本书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衍变、主题话语、语言特征、诗学建构、文体风貌等问题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与深刻的阐释,作出了文学史、文化史的意义上的价值论证和艺术评判。
女性文学研究 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 1978-2004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专题目录
文学研究
描述:
河南大学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基金资助:本书由专著、译著、专题资料汇编目录;文章目录和附录三大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近代女性文学研究 与批评;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与批评;外国女性文学研究 与批评等方面。
关于女性文学的沉思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系作者多年沉思女性文学的结晶,认为,女性文学研究 不单纯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通过探索女性文学,从文化建设意义上对文化传统有意或无意的父权偏见提出质询,考察男性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语言、心理、社会等。
全球化语境中的日本女性文学
作者:
肖霞
来源: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日本
文学研究
描述:
女性作家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我们采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方法去看待女性及其创作,并非就是偏执的-。女权主义者”。女性作家及其创作在很多时候往往会成为一个社会文明及其进步程度的晴雨表,女性文化因素的增长无疑是社会健康的标志。日本的女性作家,一直都在为争取个我、自由而抗争,她们组织自己的文学团体,创办女性自己的杂志,勇敢地打破男性作家、评论家的“期待视野”,确定“母性原则”。她们认为女性应该是接近自然和生活的,在接触主宰人类的神秘的自然和超自然的力量时,女性既是生活的传播者,也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
<
1
2
3
...
6
7
8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