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
-
作者:
梁巧娜
来源: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性别与叙述、“象牙女郎”与创造者、泼妇与男权、男作家与潘金莲等。作者主要揭示在文学创作中,女性作家如何“按自己的观念和标准来创造男性和女性”,而不是制造男女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
-
女革命家·女作家·女性形象——三个视角看秋瑾
-
作者:
张柟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革命
文学创作
秋瑾
女性形象
-
描述:
秋瑾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 ,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从女革命家、女作家、女性形象三个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秋瑾的一生 ,旨在聚焦其独特的人生价值 ,解构传统的社会观点 ,通过社会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践 ,缅怀秋瑾英雄的一生。
-
人生一定要精彩——“励志阅读重庆周”系列活动印象
-
作者:
李成琳
郭莉
来源:
公民导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生活方式
曹又方
文学创作
-
描述:
人物背景:曹又方,台湾最具号召力的作家。辽宁岫岩人。著有小说、散文、杂文、励志、两性、女性成长、心灵各类书籍60余种。长期从事文化事业、新时代运动及妇女运动,大力倡导心灵革命和环保运动。曾任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中图妇女写作协会理事长。柏杨说曹又方闯出自己的一片江山;孟东篱说她是一个至金至纯、绝对通达的人;林清玄说在她的面容上看见了现世音;胡因梦说看见她仿佛看见自己;吴淡如说最怕她;吴若权说最尊敬她。而胡兰成早就看穿她是一个男性灵魂寓于女性肉身的人。然而她自己则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大胆、顽强、时时和自己闹
-
俄罗斯当代女作家斯·瓦西连科访谈录
-
作者:
巩丽娜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瓦西连科
俄罗斯
女权主义
文学创作
斯·
-
描述:
斯维特兰娜·瓦西连科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 ,俄罗斯作家协会第一书记 ,1 956年 1月 2 4日生于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伏尔加河畔的一个苏联军事小城卡普斯金亚尔 ,1 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
-
论女性的智能优势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作者:
周艳丽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思维力
记忆力
感知力
女性
-
描述:
男性与女性由于外因和内因的影响 ,在智能上存在着差异 ,实践证明 :一般智能上 ,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的 ,但在感知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力等方面 ,女性却有着男性所不及的优势 ,这恰恰是影响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
-
记忆与表象——《京华烟云》文学创作的审美心理与女性形象
-
作者:
蓝润青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姚莫愁
《京华烟云》
文学创作
林语堂
姚木兰
审美心理学
-
描述:
对他的一生尤其是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在小说《京华烟云》里,林语堂巧妙地将《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和《浮生六记》中陈芸的性格合二为一,借鉴塑造出姚木兰爽朗乐观、豁达大度、优雅多情、持家理业之能者的理想
-
正始玄学与女性形象的转变——以阮籍与嵇康为例
-
作者:
刘淑丽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中国
嵇康
阮籍
玄学思想
女性形象
正始时期
-
描述:
正始玄学与女性形象的转变——以阮籍与嵇康为例
-
对人类的体贴和爱——铁凝访谈录
-
作者:
赵艳
铁凝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题材
人性关怀
文学创作
叙述风格
女性文学
铁凝
-
描述:
对人类的体贴和爱——铁凝访谈录
-
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
作者:
程佳莹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作品
陈染小说
中心价值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叙事方式
西方女性主义
自身价值
哲学思考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催生下,文学领域逐渐开始对抗男性中心价值,女性文学创作兴起。进入90年代后,在题材和叙事方式上开启了一个拥有女性纯粹话语的时代,更深层面地反映女性“失去牢笼”后追问自身存在,寻求
-
“五四”文学星空中的瑰丽彗星:石评梅与她的文学创作
-
作者:
段崇轩
来源:
娘子关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彗星
爱情悲剧
石评梅
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君宇
庐隐
现代女性文学
五四
-
描述:
发现石评梅石评梅,一个响亮、高洁、冷艳的名字。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创时期的著名女作家,与当时十分活跃的冰心、庐隐齐名,为缔造现代女性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创办、编辑文艺报刊,参与革命文化活动,在时代大潮中推波助澜;她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