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作品】搜索到相关结果 325 条
-
生活在无所适从当中:谈林那北的小说创作
-
作者:
马季
桫椤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经质
文学作品
忆秦娥
三十年
小说创作
现实生活
中国现代文学
小说家
女性形象
文本价值
-
描述:
林那北在近十年的小说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个高峰,然而她所产生的影响是缓慢出现的,她没有什么旗号,也不属于任何创作群落,甚至可以说,她的写作是相对边缘化的。她的小说没有挑战的姿态,也没有炫技的成分,在新世纪杂乱纷纭的文坛上,她的出现,不是个意外,却使那些"意外"在她面前显得正常起来。我相信,小说向来就没有正统之说,什么
-
从《红楼梦》中的女子说开去
-
作者:
了了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泪
时代
张爱玲
文学作品
红楼梦
女性故事
女子
鲁迅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最近看了《红楼梦》,便想以此为引子,聊发些对女子的感慨。列位看官,若文中有何不妥之处,望体谅在下学识浅薄,只作为荒唐笑谈罢了。话说曹老先生感叹自己的境遇,无奈之下写了许多诗词楔子,开篇便把个《红楼梦》带了宿命的味儿。仔细琢磨,还是那曹老爷子心有不甘,只得牺牲了这一干活色生香的女子,赚足了人们的眼泪。可即使这样,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朝廷作对,聊且拄着拐棍,旁敲侧击地骂了骂万恶的旧社会罢了。但相较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作品,《红楼梦》可称得上是集女性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的集大成者了。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受父系
-
评析顾城作品《英儿》
-
作者:
易缨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世界
顾城
文学作品
现实生活
女儿国
世俗
长篇小说
激流
评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顾城是朦胧派诗人的代表,《英儿》是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诗人顾城在《英儿》未出版时就已经离世,因此,此书被看做是记录他在人世间最后生活的一部作品。在顾城的作品《英儿》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构筑了一个远离世俗的理想世界。初看起来仿佛是虚构的童话,但却是以现实的生活作为依托,几近真实,因此被认为是一部爱情忏悔
-
毕飞宇笔下男性对尊严的建构和维护
-
作者:
曾慧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自尊
建构
文学作品
父亲形象
毕飞宇
女性形象
男性
维护
短篇小说
-
描述:
当代作家毕飞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乡村,一直以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对尊严的思考,从一开始对历史语义的写作,至聚焦当前世俗生活,毕飞宇自身的文学观前后产生了变化,他一直十分渴望能创作一些
-
印度圣母悉多形象中的文化信息
-
作者:
曲历川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富内涵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罗摩衍那
审美意识
文化传统
民族审美文化
古代诗人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
描述:
史诗《罗摩衍那》是印度民族的伟大作品和传世经典,它凝聚着印度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对印度后世的文化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史诗的女主人公悉多仍被尊奉为民族的“美丽女神”、妇女“坚贞的楷模”、女性“道德的最高典范”。她从一个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升华为全民族膜拜的圣母而具有如此永恒的美的魅力,正说明她体现了印度民族审美文化中的理想。因此,要深刻地认识她,准确地评论她,必须立足于印度民族审美文化,牢实地把握这一形象的丰富内涵。本文在这方面作一点粗浅的尝试。
-
向父权社会宣战:美狄亚形象分析
-
作者:
毛虹方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复仇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美狄亚
社会标准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歌队
-
描述:
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被塑造成温柔体贴的形象,但是欧里庇德斯的戏剧《美狄亚》却打破了这一成规,用新的视角阐释女性的个性与生存,塑造了一个不符合男权社会标准的女性——美狄亚,整个剧本围绕美狄亚的复仇展开故事。
-
读亦舒,浅谈女性文学
-
作者:
王珑廷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文学作品
亦舒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意识
传统文学
-
描述:
以前,很少有以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通常把与世抗辩作为一种写作姿态,那种与世抗辩的姿态也改变了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中的缺席地位,而"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评论界出现于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大量使用.
-
“毒”、“泣”、“谋”:本质、武器、伎俩:从骊姬到郑袖
-
作者:
裴登峰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史传文学
文学作品
公元年
晋献公
战国策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晋语
武器
-
描述:
一女性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艺术形象。我国的史传文学《左传》虽已开描写女性形象先河,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笼统、朦胧式的评述。如:"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
-
略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
-
作者:
陈捷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视角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爱情主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潘金莲
男性
哲学主题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由传统的爱情主题、社会主题到哲学主题的演化过程中,它所固有的女性意识呈现出由传统至现代的嬗变轨迹。女性文学从寻找女性"自我"阶段,发展到与传统主题迥然的哲学主题,即在哲学意义上永恒地寻找本我的阶段。此时,基本上是以男性与女性共同作为哲学范畴中的"人"的价值规范作为衡量标准,其所创造的形象已不再是某一具体的个别化的社会成员,而是相对于客体的主体——人的原型。女性文学的这种现代性衍进是不可遏制的时代潮流在女性文学中的折射和投影。
-
《小团圆》与张爱玲
-
作者:
谢佳贝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基本的
人生起点
女子
深层意识
中国文坛
女性形象
男权制
-
描述:
张爱玲,她一身绸缎旗袍,斜侧着,一个奇女子。她的奇,不光在于她身世的坎坷迷离,不光在于她作品中的悲戚爱情,更在于她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一种女性深思的影响。尽管张爱玲已经过世了十多年了,但她在中国文坛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而她那敏感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也在她的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许是因为张爱玲在人生起点上恰恰没能有效的建立起对外界的基本的信赖感,才使她在作品中不禁表现出一种感情上的"缺失",她笔下的女性大多在"旧"的社会中展示出"新"的生活姿态,而这种"新",则又深藏于那种"旧"的深层意识中,在传统的男权制社会
<
1
2
3
...
16
17
18
...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