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霸权】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文化霸权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媒介建构: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热播女性本土剧为例
-
作者:
许加彪
韩青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剧
文化霸权
媒介建构
女性媒介形象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热播女性本土剧虽改写了女性在电视媒介建构现实中"符号灭绝"的地位,但女性在电视媒介上的"出场"机制仍是一种被选择的建构,女性形象被不断类型化与脸谱化,依然遵循着男权文化主导的加工再现与叙事逻辑。在这种男权主导的符号框架下,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表达机制进行策略创新,为女性留下了一些必要的空间和舞台,成为妥协的场域。在面对文本的开放与多元中,女性在解读女性本土剧中可能获得了"麻醉性"的自我需求满足,而放弃了社会改良的要求。因此,面对内地热播女性本土剧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必
-
唐人街英雄与西方骑士的交锋: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刘珊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利关系
《扶桑》
男性形象
性别支配
文化霸权
严歌苓
-
描述:
近年来,新移民文学迅速发展,并在海外华人文坛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作为北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之一,严歌苓在她的代表作《扶桑》中以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史诗般的语言展现了旧金山第一代华人移民的辛酸历史,它的英译本成为2001年《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畅销小说之一,并被誉为“海外华人史诗的第一部”。目前国内外评论界对《扶桑》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小说同名女主人公“扶桑”身上,而对小说的两位男主人公—华人男子大勇和白人男孩克里斯,则尚未有深入或系统性研究。严歌苓一方面赋予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丰富的文化政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