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霸权】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慰安妇》中的无名女人
-
作者:
李金实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姓名
文化霸权
殖民主义
女性
-
描述:
韩裔美国女作家诺拉·玉子·凯乐的《慰安妇》以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亚洲各国招募从军慰安妇的历史事件为大背景,用一名事件的亲历者和她的女儿交互的叙述,重构了历史记忆。其中几代女性人物丧失姓名、被符号化的姓名之殇是父权制、、制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女性"他者化"的隐喻。这些无名女人和失名女人用语言、身体、信仰等途径对姓名的重构,是对被压抑和消音的女性和族裔历史的重构。
-
社会性别、文化霸权与文学研究
-
作者:
彭体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视角
生理性别
女性主义批评
社会性别关系
文化霸权
文学研究
性别研究
文学文本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社会性别概念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95北京世妇会后引起国内普遍关注。最近几年,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人文学科渐成显学。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概念Gender被译为“文化性别”、“社会性别”、“历史性别”、“性别”或“性属”等,不同的译法已经昭示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相关性,它可以涉入几乎所有人文学科。本文“性别”与“社会性别”通用,但由于“性别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与女性主义批评或女性文学批评混用,本文用“社会性别”概念时仅为起到陌生化效果。两性社会中,社会性别一般指时空维度内文化和社会形成的对生理性别差异及其关系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