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房中天使”到“叛逆者”的擅变——《到灯塔去》女性形象管窥
作者: 王欣   王琪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观   叛逆者   房中天使   同体共生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同时也是闪亮于由男性主导的英伦文学史中的女性主义先驱。《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作为"房中天使"卑躬屈膝,逆来顺受;而莉丽作为男权社会的"叛逆者"追求独立,特立独行。从传统女性拉姆齐夫人到新女性莉丽的转变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中重新定位自我,完善女性自我的历史过程,伍尔夫"双性同体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因而看似对立的两个女性形象实则相互关联,同体共生。
伍尔夫小说中“房中天使”和“新女性”的对比研究:基于双性同体视角
作者: 汤瑶   来源: 燕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同体   新女性   房中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是二十世纪意识流代表人物,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身为二十世纪早期的一位女性作家,伍尔夫深切感受到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伍尔夫主张妇女选举权,探索女性新形象,并且呼吁女性杀死“房中天使”,即传统的女性形象,典型的维多利亚式的顺从的女性。她第一次正式将双性同体观点带入文学创作理论,指出伟大的头脑都是双性同体的,只有头脑中兼具两性的特征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她还倡导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关系,她认为两性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我们应该避免把
从“房中天使”到“新女性”的转变:解读《霍华德庄园》和《虹》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韩艳丽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叙述技巧   新女性   房中天使   转变  
描述: 《霍华德庄园》和《虹》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刻画了女性从“房中天使”到“新女性”的变化历程,前者中的转变属于基本意识的转变,后者则更接近启发和改革。两部小说均涉及三代女性的形象和变化,她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突破房子/家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欲望,目标是实现自我。两部小说在主题展现方面的不同还体现在叙述技巧的差异方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