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想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
作者:
王再兴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男性学者
参与
女性文学
-
描述:
与女性文学研究和创作相反的是,各种不令人乐观的社会文本仍然在持续出现。中国女性文化的发展之路到底往何处去?是应该更多地看重两性之间的对话模式,还是更多地遵从女性自身的独语模式?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研究以及学科化的历程,特别是其中耐人寻味的男性学者对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参与过程,会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思考维度。
-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艳杰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想象
中国女性形象
沉醉与警醒
反思
-
描述: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的重要作家,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芥川龙之介汉学素养深厚,其创作与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渊源甚深。“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课题也日益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对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将这些中国女性形象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讨论。通过文本细读,重点分析各个时期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的不同表现、特征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审美夙求和时代意义。通过考察芥川龙之介笔下的
-
底层打工女性的建构
-
作者:
李秀丽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底层写作
现代性
性别建构
女性主义
-
描述:
近年来,文坛出现了一批以底层打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本文以此类文本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具体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同时综合考察各种形式的文本,立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分析、叙事学等理论,来分析此类文本的写作特点和意义,底层女性形象的符号意义与价值,以期在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文学语境下,通过对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中底层打工女性身上汇聚的城市和乡村、女性与男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的分析,来揭示作家在建构底层打工女性时的思想资源——道德立场与民间立场,以及这种立场背后隐藏的关于底层打
-
《玛迪》:父权社会语境下的女性想象
-
作者:
原学梅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想象
父权社会
女性身份
麦尔维尔
占有欲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男人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引言麦尔维尔的小说《玛迪》在问世后,最初的反应是恶评如潮,当时的评论多数指责该书为垃圾般狂热的言论。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深藏于这些狂热言论后的寓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称其为麦尔维尔作品
-
荣荣新作
-
作者:
荣荣
来源:
诗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作
想象
黄色的
危险
阳光
内心
半小时
焦虑
灯光
盲道
-
描述:
荣荣,原名褚佩荣,女,196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84年毕业于浙师大化学系,先后做过教师、公务员,现为《文学港》主编。曾参加诗刊社第十届青春诗会,出版过《雨夜无眠》《流行传唱》《像我的亲人》《看见》《暧色》《荣荣诗选》等诗集。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徐志摩诗歌节青年诗人奖、第五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二届女性文学奖、评为全国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