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情感】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金钱"与"情感"的羁绊: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包丽娜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钱
情感
女性形象
-
描述:
、挣扎在美丑沉沦中的女性形象;二、徘徊在婚姻城堡里的女性形象;三、生活在旧知识时代里的女性形象.她深刻地从"金钱"与"情感"这两个方面剖析了这些女性形象,并体现了作家对于女性的同情.
-
芳心犹卷怯春寒:从形态谈芭蕉的情感审美
-
作者:
林雁
来源:
阅江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态
情感
审美
芭蕉
-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对芭蕉的形态主要产生三种审美体验:一是以芭蕉未展叶之形,形容人心愁苦、无以开怀;二是看蕉叶卷曲而展望其舒张,优美的形态成为美貌含情的女性形象,卷着的蕉叶成为蕴藉婉转的芳心;三是以芭蕉叶的舒展,表达对施展抱负与得到重用的渴望,以及对新生力量的赞美与欣喜。
-
从“情感”角度重观中国妇女史
-
作者:
刘秀丽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男女有别
乡土中国
-
描述:
"等对传统中国社会之特征的表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妇女之"情感"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妇女的历史,尝试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
-
十七年女性散文:在世俗后寻找新鲜
-
作者:
张芳芳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情感
感情
地位及其缺失
-
描述:
女性写作应该反映时代精神,更应该超越时代而具有前瞻性,当然彰显的都是女性风格,这才是她们和其作品存在的价值。本文正是通过浏览十七年女性散文创作的情况,从女性文学自身的规范来探讨十七年女性散文的别具一格,女性通过自身角色融入从而对社会思考,对生活阐释。十七年女性散文的发生在十七年的特别的政治话语空间里,由于时间空间的特别,导致了这个年代作家的与众不同;更是她们此时期反映自己心目中的现实和反映现实中的她们的独特记录。由此我们看到她们对此前散文的继承和突破,透过她们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言说方式,我们看到了并没有泯
-
人性的光辉:简析《小姨多鹤》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会
来源:
民营科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小姨多鹤》
地母情怀
生命形态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的新作《小姨多鹤》延续了她近年来中国传奇书写的思路。小说塑造了两个伟大的女性———日本女人"小姨"多鹤和中国女人"母亲"小环的女性形象。小说写出了20世纪中国社会底层百姓家半个世纪以来风风雨雨的血泪史,映照出了伟大的人性光辉,显示出对他人的包容和对生命的信心。这部小说跨越国界和文化等多重阻隔,呈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文章拟从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形态着手,采用具体的文本细读方式,并运用叙事伦理学的一些理论,把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进行研究,来看其小说中彰显出的伦理。
-
《国风》情诗分类解读
-
作者:
王超
来源:
考试(中考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子
相思树
情感
男子
解读
国风
女性形象
抒情主人公
分类
-
描述:
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数最多的是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本文统称之为情诗,它们被列入集子的第一部分—《国风》。"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应当说,朱熹的这种说法还是中肯的,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
-
逃避·挣扎·毁灭:读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影子标签》
-
作者:
严春妹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家庭关系
影子
比较文学
印第安文化
情感
日记
标签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近年来,美国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坛发展迅猛,广受好评。路易丝.厄德里克(1954—)作为印第安文学的经典作家之一,自然也受到评论界的强烈关注。在美国,厄德里克的作品不但长居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单中,同时也经常出现在大学的各类参考书目里,成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比较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