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悲剧命运】搜索到相关结果 187 条
-
女性—两性—母性:论张洁小说《无字》的性别意识
-
作者:
贺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
两性
悲剧命运
性别意识
女性
-
描述:
本文主要论述了张洁的小说《无字》三部曲中的性别意识。这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是非常突出的。本文试图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出发,通过分析四代女性和其他女性的悲剧命运来探讨张洁的女性意识的变化。《无字》三部曲同时表现了作家对两性意识的探寻。作家张洁不仅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男性对女性不公平对待的客观原因,更用一些正面的男性形象对两性关系做了补充,既没有附会男性话语,也摆脱了十足女子气的不足,从而上升到两性和谐作为写作主旨的高度。另外本文从作品中几位主要女性的血缘关系出发,通过对母女之间的情感依赖关系分析了母女
-
“黑暗王国”里的斗士——海斯特和繁漪悲剧命运之比较
-
作者:
雷难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势力
海斯特
繁漪
清教
悲剧命运
抗争
-
描述:
霍桑笔下的海斯特和曹禺笔下的繁漪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经历颇为相似,作为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牺牲品,她们都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向暗黑势力作出了种种抗争,但最终都以不同程度的悲剧而收场。本文结合这两部作品,从比较两位女性的悲剧命运入手,着重探讨了其悲剧命运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揭示了在没有人权的制度下,单凭个人力量去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社会的根本变革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这样一个永恒的文学命题。
-
安娜和爱玛爱情困境之思考
-
作者:
檀红仙
来源:
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安娜
爱情困境
爱情
婚姻
悲剧命运
-
描述: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安娜,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塑造了爱玛这个女性形象。作为大胆追求爱情的悲剧女性,无爱的婚姻与强烈的爱情追求的矛盾,纠结于社会因素的情感困境,都无可厚非地成为了她们走向各自归宿的缘由。
-
从《橘子红了》看李少红电视剧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
作者:
王欣
来源:
传媒与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少红
生存
爱情
悲剧命运
生育
唯美视听
女性
-
描述:
李少红电视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其悲剧命运历来引起广泛关注。《橘子红了》作为李少红一部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作品,延续了导演一贯的唯美与诗意的影像叙事风格,其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拟通过《橘子红了》中女性的爱情、生育、生存等多重角度来阐释李少红电视剧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之所在,以及其唯美视听对悲剧意味传达的作用。
-
安娜和蘩漪悲剧命运原因探析
-
作者:
刘亚龙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安娜·卡列尼娜
原因探析
悲剧命运
《安娜·卡列尼娜》
《雷雨》
-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和蘩漪是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个女性形象,然而,相似的性格和相同的命运将她俩置身于世界文学的同一系列.她们的悲剧命运来自社会、家庭、个人性格的弱点和外力的催生.文章将从上流社会的迫害和自身性格弱点的合力,处理各种情感问题时激化的矛盾以及"雷雨"式的性格等角度入手探析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
浅析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
作者:
吴晓雅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勇敢
道德
性格弱点
忠诚
悲剧命运
-
描述:
苔丝是哈代塑造过的最好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小说描述了一个纯洁、美丽、勤劳的农村姑娘苔丝在不幸失贞之后,被冷酷的社会、腐朽的道德逼得走投无路,愤然杀人而自己被处死刑的故事。在强烈震撼痛惜之余,我们又深深感到其悲剧的不可避免。本篇将试从社会环境、家庭及个人性格等方面,探讨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必然因素。哈代这样处理和反映人物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完美的正面人物形象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鞭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这也正使得《苔丝》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较他的其他作品更胜一筹。
-
试析《水浒传》中暴露出来的女性偏见问题
-
作者:
梁庆东
来源:
河池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根源
封建制度
《水浒传》
文学评选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试析《水浒传》中暴露出来的女性偏见问题
-
论唐人爱情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
-
作者:
马晓坤
来源: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局限
爱情小说
婚姻
悲剧命运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
描述:
唐人爱情小说中,女性的命运多以悲剧告终:本文试从爱情和婚姻两方面来分析女性的悲剧命运与形成原因,并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当时文人矛盾的爱情况;而现实和传统观念及女子在经济和思想上的依附性则是其内在的根本原因。
-
劳森和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李俊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劳森
比较文学
鲁迅
社会地位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异化
-
描述:
劳森和鲁迅在各自的民族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对其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批评界的热点。然而,至今仍没有人尝试将二者的小说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作一比较。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劳森和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其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揭示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第一章简单介绍劳森和鲁迅各自的生平、创作及其人物形象的一般特点。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笔者的看法和本研究课题的意义。第二章讨论劳森和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以及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主要目的。劳森的丛林女性是
-
《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小姐心理原型的研究
-
作者:
郭荣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更斯
人格面具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悲剧命运
自性
郝维仙小姐
阴影
-
描述:
在《远大前程》(1861)中,狄更斯(1812-1870)把郝维仙小姐描述成一位怪异的女性形象,狄更斯为什么运用郝维仙小姐来颠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女性形象?在小说中,郝维仙小姐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是如何展现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什么导致了郝维仙小姐的悲剧命运?本文试图运用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理论来分析《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命运,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全文一共分为三章。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作者将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自性)来分析《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命运。在介绍
<
1
2
3
...
14
15
16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