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唐代性别拟代诗歌的发生机制及互文性
作者: 谢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拟代   性别规范   操演  
描述: 性别拟代诗歌,专指“男作女声”一类的诗歌。《全唐诗》所收录的性别拟代诗歌约有1200余首。中国古代的诗论对性别拟代诗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政治托喻性上。大多数现代学者在研究性别拟代诗歌时注重的是从拟代体诗歌产生的心理机制、抒情主体的转化等角度来关注,也有部分学者在研究时关注到了性别本身与性别拟代的关系,但并没有学者从“性别”本身的规范暴力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男女地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将以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为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古代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并分析性别拟代与性别建构之间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关于“女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断想
作者: 郁梓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全面意义   性别歧视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规范   女权主义批评   作品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女性”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而且就其遭遇而言,两者也是相似的.在人类文化史上,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女性时而被奉为女神、天使、主宰,时而又成为妖女、祸水、奴仆.至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所引起的反响,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政治限定,应从文学与批评的殿堂中驱逐出去,对它不屑一顾.斯坦利·费什说过:“就文学而言,我不认为女权主义是一种理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奇怪的、有说服力的修辞活动”,而弗兰克·伦特里契亚则宣称:“我对女权主义是以批判的态度运用的”,认为“它们是一种唯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