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台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小说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五六十年代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家国叙述  
描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该时期女性作家正是经由"私领域"的琐碎书写,在男性家国大叙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自我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一片天空。她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突围了家国政治下传统温婉女性的定位,并解构了该时期男性笔下的家国图景,具有鲜明的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女性书写的时代意义
作者: 赵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意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新出路  
描述: 女性文学伴随着女权意识的解放而如火如荼的发展。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文字形态出现,吸引了广大的读者,"身体写作"、"性"成为她们创作的代名词。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思女性文学到底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学态势?女性文学到底能写出什么?本文将从书写内容、书写特点等方面分析阐释女性文学的发轫、发展,深入探讨女性文学今后的新出路及其时代意义。
十七年女性文学对传统伦理秩序的消解与继承
作者: 谢纳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   社会角色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描述: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相比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使她们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同时也带来了性别意识的萎缩和消解.这种现象体现出新的伦理道德在女性问题上的矛盾性及与历史难以割舍的继承性.
再论吕红《美国情人》的性别意识与国别意识
作者: 徐榛   王乐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情人》   性别意识   美华文学   国别意识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后,海外华文文学的浪潮正在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开来,创作作品数量也是极为可观。美华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文学领域。在美华文学发展的今天,吕红的长篇小说《美国情人》打破了传统美华移民的创作书写,避开了一般移民叙述的“奋斗史”书写和留学生移民书写,而是将移民的主体通过女性来表达出来,洋溢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新移民女性在性别和婚姻的纠葛中,女性对社会性别的认同感显得尤为敏感和坚决;此外,移民书写避免不了的身份问题在吕红的作品中也是极为明显的表现出来
当代文学女作家张洁性别意识的文化成因
作者: 陈新玲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成因   当代文学   张洁   性别意识  
描述: 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和权利关系的变化,在女性文学发展中,女性意识与历史现实的男性文本存在着必然联系,女性性别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系统阐述当代女性文学的基本发展过程以及主要面貌,分析社会的性格品格,透过当代文学女作家张洁,从而阐释女性意识的觉醒。
从女性意识的自觉谈当代女性写作
作者: 廉春雨   来源: 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话语自觉  
描述: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男性文学史,直到女性文学的悄然出现,才有所改变。如果说80年代后半期完成了性别意识的自觉,那么到了90年代,女性文学则进入了话语自觉的阶段,她们的叙事话语以前所未闻的面貌为女性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但新局面的继续深入似乎又举步维艰。[著者文摘]
性别意识下的书写策略——意象写作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意象写作   书写策略   性别意识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以女性的书写策略,构筑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模式,与男性文化符号系统遥遥抗衡,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其中,意象写作成为表现其性别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张爱玲的意象写作就是一个有女性意识的她讲述女性自己的形式,一种与男性为主的五四启蒙话语形式决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出高度自觉和极为鲜明的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下的女性书写策略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书写策略   细节描述   性别意识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性别意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她以鲜明自觉的性别意识构筑了独特的女性书写风景。她既不认同长久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写作,也不趋同男性化的写作惯例。她以女性的书写策略构筑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模式,与男性文化符号系统遥遥抗衡,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
论当代女性创作的新维度
作者: 程乔娜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创作   人文情怀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创作是文学生产力壮大的显著标志。当书写主体变成女性时,其叙事观点的核心变成了有主体意识的人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审视与关怀。本文从人文情怀和性别书写揭示了女性创作的这种价值倾向,显示了女性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向度,也扩大与丰富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女性文学创作的思想文化内涵,深化了“五四”新闻学开启的人文精神,其意义不能否定。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意识的崛起
作者: 柳青   来源: 外语学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意识   女性意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意识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与《傲慢与偏见》轻松戏谑中流露的女性意识不同,《曼斯菲尔德庄园》反映了奥斯丁作为女性作家逐渐成熟和完整的性别意识和婚恋意识。尽管保守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她的思想和眼界,但作品不仅对女性命运做出了独特的思考和关注,而且从现实角度给女性指出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小说全方位、多层面体现了女作家觉醒的女性意识,为后来的女性文学起到启蒙作用。
< 1 2 3 4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