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唯美神秘:浅谈罗塞蒂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忧郁
作者: 李昕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塞蒂   唯美   忧郁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罗塞蒂的家庭及社会对他的熏陶和影响,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对其绘画风格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揭示这位艺术家创作的本质和他笔下的那种唯美神秘的精神世界。
唯美静谧:浅谈布格罗作品中的忧郁感伤情调
作者: 王晓青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格罗   唯美   忧郁   女性形象  
描述: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情绪基调偏低,追求唯美主义,擅长创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始终贯穿着唯美主义特有的淡淡的哀愁和浅浅的感伤。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这些完美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艺术追随者和赞助人,布格罗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
解读达吉亚娜的形象——重读《叶甫盖尼·奥涅金》
作者: 孙金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吉亚娜   性别文化内涵   忧郁   奥涅金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的“忧郁”的不同表现、性质的比较,分析了 这两个人物所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达吉亚娜这个男权 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华丽背后的忧郁:周昉画中的精神
作者: 张硕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郁   感伤   周昉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周昉是盛唐后不久的中唐时期画家,他的仕女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周昉从事绘画活动年代是唐代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虽有着华丽奢艳的外表,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愁苦哀伤之情,与盛唐时表现出的女性温婉妩媚,生平气势有所区别,较张董的作品更添几分孤寂忧郁的气质,多了些许愁人的美丽。
浊世的哀音 无尽的回味:论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忧郁情感
作者: 徐鲲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忧郁   现代派   自我   古典   象征主义  
描述: 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感情色彩上具有鲜明的忧郁特色。现代派诗歌表现的是三十年代都市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根源首先来自动荡、混乱、黑暗的时代,五四退潮,大革命失败,国家内忧外患,有良知
美丽总是愁人的——米莱斯与他的忧郁女性形象
作者: 李新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眼睛   罗斯金   忧郁   艺术风格   两重性   作品   女性形象   莱斯   地平线  
描述: “美丽总是愁人的”,因为美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那么柔弱、那么遗憾,那么忧伤,给人一种爱怜与同情。英国画家米莱斯的一些作品就充溢着一种忧郁凄美的情调。他笔下的一些年轻女性无不静美而略带忧郁
西方忧郁女性绘画形象的几种表现风格特征
作者: 李新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忧郁   艺术家   情感表现   西方   女性形象   风格特征   现代精神   绘画形象  
描述: 忧郁女性形象作为西方女性绘画形象的一种类型,始终与西方艺术家们的自身命运、精神倾向密切相关。从古到今的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女性忧郁形象更是一个反思人生、社会文化的符号代码,她不仅是艺术家表现个人
忧郁青春的缅怀:郁达夫《沉沦》中的日本形象
作者: 段水红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日本女子   他者   忧郁   日本民族   异国形象   日本女性   世纪初   女性形象   郁达夫  
描述: 上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向自闭的中国人不得不开始关注迥异于自我的他者,对外国、外国人的体验构成中国人全新的经验与情感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充满
梅婷: 于节奏处听舒适
作者: 曹敬   来源: 化学清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孔   童心   生活中   江南   忧郁   流泻   演绎   气质   棱角   女性形象  
描述: 一提起梅婷,首先想到的总是她那张很有棱角的漂亮面孔,和那双流泻忧郁的大眼睛,所以,前几年我们便在银幕上看惯了梅婷演绎的超乎年龄的成熟女性形象。待到与生活中的梅婷面对面,才惊叹女人的善变:有着江南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