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影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无言之美
-
作者:
崔晓艾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课》
影像
女性
-
描述:
电影《钢琴课》是著名的女性主义导演简·坎皮恩的作品。影片塑造了一个从六岁起便不开口说话的另类女主人公形象。电影中埃达无言的表情影像从希望、失望、渴望、平静、迷茫到幸福,呈现出一个不甘屈服于命运安排、勇于做出自我抉择的独立女性形象,使无言的女性流露出一种极致之美。
-
无言之美——谈电影《钢琴课》的影像审美
-
作者:
崔晓艾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课》
影像
女性
-
描述:
电影《钢琴课》是著名的女性主义导演简·坎皮恩的作品。影片塑造了一个从六岁起便不开口说话的另类女主人公形象。电影中埃达无言的表情影像从希望、失望、渴望、平静、迷茫到幸福,呈现出一个不甘屈服于命运安排、勇于做出自我抉择的独立女性形象,使无言的女性流露出一种极致之美。
-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
作者:
周丽娜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
影像
萧红
《黄金时代》
-
描述:
2013年至2014年期间,两部萧红传记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相继公映。二者均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电影,但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呈现萧红形象。前者将萧红纳入正统秩序中按照主流意识形态标准塑造了一个男性视点下的女性形象;后者用全新的艺术方式重塑了萧红形象,重建了女性与电影的关系。作为一个正统秩序外的女人,萧红的人生既为各种故事的讲述提供了最大可能,也同样决定了其在大众视觉消费文化语境下可能的传播与接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