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当代中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论“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路
-
作者:
夏国美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人的本质
当代中国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自主意识
解放运动
费尔巴哈
西方女性主义
-
描述:
论“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路夏国美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在当代正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和转折,曾经站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前列的中国妇女,随着旧体制的打破以及各种竞争而来的压力,越来越感到困惑。为此,学习与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开辟新的思维角度,提...
-
试论当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一点体会
-
作者:
金珏
来源: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知识妇女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性主体意识
学习马克思主义
个体意识
中国女性
-
描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妇女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许多文章和著作中都提到了“女性主体意识”这个概念,有人认为这是妇女解放的思想前提,“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是妇女解放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阶段,但却被中国妇女逾越或忽略了.由于中国妇女还没有树立起主体意识,所以中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妇女运动,现在必须激发起妇女的主体意识,否则就无须奢谈什么妇女解放和女人的出路.
-
伟大的旗帜 伟大的事业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妇女解放运动
当代中国
妇女运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
妇女工作
-
描述:
伟大的旗帜伟大的事业□评论□喜迎香港回归的喧天锣鼓稍稍平静,欢庆十五大召开的绚烂礼花又争相绽开,世界的目光再度聚向中国。盛世连逢盛会,1997年的北京,分外迷人。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
-
性别与阶级的整合———市场化转型后女性文学底层书写的意义
-
作者:
巩淑云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化转型
底层书写
阶级
意义
当代中国
整合
女性文学
性别
-
描述:
一、市场化转型后的底层女性 底层作为一个阶层划分的结果,在1978年社会转型尤其是在全面市场化之后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的关键词之一。不过,只要有社会差异存在,就会有社会地位的差异,底层在任何不平等的时期都会存在。那么为何底层在当代中国成为一个虽有差异但又具有同质性因而不可忽略的群体?
-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三种强调
-
作者:
何雁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主流文学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当代中国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
描述: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三种强调
-
“没有屋顶的房间”——读解戴锦华
-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80年代
大众文化
西方理论
生命体验
学术研究
当代中国
人文知识分子
女性写作
语言学
-
描述:
在当代文化、文学研究界,戴锦华一直是一个难于界说 的研究者。难于界说首先在于她的研究领域。在80 年代,她主要是一个电影研究者,从事电影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电影批评工作。她为文学批评界瞩目,则是1989年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一篇精彩的文学评论文章:《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以及她与孟悦合著的女性文学研究论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娴熟的西方理论背景,融汇了理论洞见、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感受的文本细读,以及她华丽、繁复而不无晦涩的文风,使人们对她的理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