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广告】搜索到相关结果 173 条
-
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玉芝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媒介
娱乐至死
信息
自我物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结合笔者阅读《娱乐至死》一书的感悟,以“媒介即隐喻”和“媒介即认识论”为立文角度,对广告中因过分娱乐化而被扭曲误解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审视和思考。
-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
-
作者:
刘兰珍
饶德江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角色
新广告观
文化成见
价值
女性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断提升,西方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蕴涵于其中的对女性社会文化角色的认知传统并未得到相应的转变,以女性
-
电视广告:在塑造中刻板女性形象
-
作者:
金丽娜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社会责任
大众传播功能
角色定位
电视媒介
女性
-
描述:
当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电视广告中已经出现独立、自信、美丽的现代职业女性形象.但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物化倾向和性别歧视倾向仍然严重存在,强烈的性别角色差异形成了电视广告中女性的刻板印象.
-
广告.女性.文化研究
-
作者:
陈霖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外星人
传播媒介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衣食住行
-
描述:
广告无处不在,我们的坐卧行止、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生死休戚无不被它网罗编织,它的触须伸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每个细节;它借助发达的传播媒介和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间,成为漂浮在这个星球上最能抓取眼球的东西
-
广告·女性·文化研究——评《被广告的女性》
-
作者:
陈霖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外星人
传播媒介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衣食住行
-
描述:
广告无处不在,我们的坐卧行止、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生死休戚无不被它网罗编织,它的触须伸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每个细节;它借助发达的传播媒介和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间,成为漂浮在这个星球上最能抓取眼球的东西
-
从传播学角度简析减肥广告对女性的负面影响
-
作者:
马晓晨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媒介霸权
负面影响
角色示范
议程设置
瘦身
减肥
-
描述:
不知从何时开始,“减肥”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之一。在以女性为主的美容瘦身产品中广告通过塑造女性形象和劝服行为,利用议程设置和话语霸权,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女性受众的价值观,诱导其非合理化
-
论广告中的“美即效益”
-
作者:
孙建锋
金琦
来源:
活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大众文化时代
文化领域
经济领域
女性形象
效益
-
描述:
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对女性形象的利用既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文化领域。美丽作为一种资源在广告中已被人们普遍的认识到.即“美即效益”。
-
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旷芳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男权
后女性主义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纵观中外广告的发展史,含有人物元素的广告占了九成以上,其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频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的形象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符号,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广告中,可谓现代
-
Conveying the Sensation of’Whiteness’in Modern Advertisements:The Case Studies of L’Oreal, Urara, and Herborist
-
作者:
Bonita
Pui
Yang
Wu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化妆品
中国
杂志
修辞
白
符号学
-
描述:
”的追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广告通过复杂的媒体方案,运用广告中语言和非语言的元素,来向消费者传达激情和情感。女性杂志是有效激发女性消费者共鸣的典范之一,他们设计的美学广告拥有生动的图像,动人的语言
-
意义的构成
-
作者:
丁少彦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美国
文化
期刊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篇论文《意义的构成》通过对2002年美国杂志中广告的分析,从三方面对主题进行了论述,即美国广告、女性的意蕴和美国文化。美国广告中女性形象,在女权主义运动三十年后的今天,并随着九十年代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崛起,表现出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特点,显示了美国社会中复杂的权力关系。 ... >>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