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家梨花和野玫瑰——《铁木前传》中两个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朱智秀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孙犁   人物形象   小说   女性  
描述: 《铁木前传》是孙犁的重要小说作品,九儿和小满儿是其中两个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九儿平凡质朴,勤劳善良,积极向上;小满儿美丽聪慧,却好逸恶劳,自甘堕落。通过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玛丽亚的一生》和《你必须记住这个》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作者: 崔莲莲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女性主义作家  
描述: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1938-)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其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戏剧、评论等等。在评论界,她总是要面对评论家关于“多产”和“暴力”的诘问,深受批评界双重标准的质疑和歧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欧茨发表了一系列“女性主义小说”,?
亦舒小说新论
作者: 关士礼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香港   亦舒   白领   小说  
描述: 亦舒言情小说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的科幻小说一起,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亦舒小说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和琼瑶小说一同作为港台言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引进大陆,当时未受到特别关注。90 年代后期
论90年代后小说中的北京书写
作者: 田中华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中国   90年代后   北京书写   小说  
描述: 所谓北京书写是指以北京为经验领域,能够表现出北京城市精神的写作,其文本内容不单有地域的规定性,更有文化的规定性。 北京书写具有悠久而完整的传统,小说则是其自20世纪以来的主要文体
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纠结
作者: 蔡春婕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政治意识   人格   小说  
描述: 丁玲及其文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而典型的存在。丁玲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同时也是政治意识的体现者。本文从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的纠结切入丁玲及其小说创作。首先结合丁玲的经历分析其人格的形成及对文
《烟云》与《水藻行》比较研究
作者: 冯望岳   来源: 茅盾研究(第九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烟云》   茅盾   三角关系   《水藻行》   小说  
描述: 《烟云》和《水藻行》是茅盾创作于1936年的两个"不属于抗日题材的"短篇小说小说叙述了决非简单化的三角关系,塑造出不同的第三者、戴绿头巾者和女性形象。尤其是塑造出懦弱无能、一味退让的"纸马"男人陶
孙犁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孔令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学史   孙犁   塑造   清新   格调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孙犁的小说以浓郁的诗情、清新俊逸的格调,在新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女同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小青   《女同志》   文学色彩   中国   “万丽”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在本书中,作家范小青以其特有的细腻委婉的笔触勾勒出了政治职业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了“女同志”的代言人——万丽在走进机关的十多年中,与女上级、女同事之间的相互嫉妒和互相欣赏,与男上级、男同事的互相斗争和互相支持、互相利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万丽的成长、进步、对自己的反省,世界观、人生观的巨大变化等等,既有较强的现实性,[第一段]
简析约翰·福尔斯作为自然主义者的观点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主义者   《法国中尉的女人》   约翰·福尔斯   英国   女权思想   小说  
描述: 本文作者运用女权理论分析福尔斯的自然主义倾向和女权思想在小说女性人物身上的反映,详细讨论了约翰福尔斯作为自然主义者拒绝接受传统女性视角的独特艺术魅力,向读者介绍了天资聪慧赋予想象力的当代英国作家约翰
女性世界的迷宫——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现代意识解读
作者: 顾梅珑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奥地利   《钢琴教师》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小说   耶利内克  
描述: 女性文学的出现本来就是新时代的一场革命,正如法国女权主义代表人物艾莱娜*西苏所认为的那样:"只有通过写作,通过出自妇女并且面向妇女的写作,通过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的言论的挑战,妇女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①虽然当下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当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夫丽德*耶利内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她那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作品和语言的确触动了人性之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更是以其诡谲丰富的语言构建了女性世界的迷宫,深入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