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蒙蔽: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精神桎梏
作者: 李明军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女性形象   小说   封建伦理道德   人性精神  
描述: 文化蒙蔽: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精神桎梏
试论路遥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书鹏   来源: 管理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遥   农村妇女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小说  
描述: 路遥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灵灵的人物形象,他刻画的女性群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农村知识女性;另一类是农村普通劳动者.在这些女性群像中,传统女性的善良、温柔、贤惠和勤劳得到了赞美,但是中国女性身上的软弱和缺乏独立意识也明显的表现出来.
王安忆与铁凝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李素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王安忆   铁凝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王安忆与铁凝,一南一北两位女作家,都钟情于处在缝隙中的普通女性的生活,致力于表现她们的喜怒哀乐。但由于生活环境与文学追求不同,她们的作品中又凝聚了各自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理解,呈现出异样的景观。王安忆富于理性,善于展示远离政治伦理、被日子裹挟的自我,人物安稳平实,有挣扎但不是抵死的,而是经过精明算计,享受生活,体现出海派文化精明务实、讲究生活的特点;铁凝更多地利用经验揭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的个体,人物不甘寂寞,积极参与现实,不惜一切对现实出击,富于抗争精神,有情有义,坦荡真诚,分明浸染了燕赵儿女关注现实、
神性之爱——论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琰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基督教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冰心小说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完全的爱"、"牺牲与成全的爱"以及"救赎的爱",揭示了这种带着神性光芒的"爱"受到冰心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并指出了这种"爱"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从李箕永小说女性形象看其性别意识的演变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箕永   菲勒斯中心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小说  
描述: 李箕永小说女性形象可分为贤妻良母型、越轨型、恶魔型、新女性、精神成长型五种类型,由此管窥出作者的女性意识是同情与丑化旧式女性,赞美与异化新式女性.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看,形成这种性别意识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过于强化民族解放重任,而弱化了女性个性解放要求,以阶级意识代替性别意识.
试析《秀拉》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郑成英   李道柏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黑人   莫里森   小说   女性  
描述: 试析《秀拉》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试论孙犁小说女性形象的创作原型
作者: 郭运恒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特征   意义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孙犁是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农村妇女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去阐释这些形象的特征及意义。本文力图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重新阐释孙犁小说女性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乔治·桑与《印典娜》主人公形象的亲和性 以法中小说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体意识的比较研究为中心
作者: 赵雨舟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法中比较研究   法国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印典娜》是乔治·桑的成名作,作品中人物形象与其作者自身形象之间的相似与相异,具有可比较的价值和启迪性。主人公印典娜的内心和作为都明显地带有作者乔治·桑的印迹。乔治·桑的创作实践可谓“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印典娜》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女性为主角,以女心的意识和独特的敏感性来探讨妇女问题,表现妇女的内心世界。其问世本身即标志着法兰西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论方方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美
作者: 周维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方方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方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深邃凝重的感情来关注女性命运,关注女性的生存困境,并将女性命运放在了更广阔的历史和更真实的现实背景下思索。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方方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她作品中的人物主要有农村妇女、现代知识女性以及市井妇女。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命运也是大相径庭。但是作为女性,她们身上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方方写出了她们共同的苦难,让我们在同情怜悯她们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悲剧的美感。不仅如此,方方还对这种悲剧命运的形成进行了探索,试图找出一个完整而又深刻的答案。更难能可贵
现代人生的"混合色"——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再解读
作者: 谢理开   来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张爱玲   模糊性   小说   女性  
描述: 由于特殊时代新旧文明的交融冲突,由于特殊家庭的非凡际遇,张爱玲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在小说中从三个方面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角色身份的模糊性:女性思想观念的新旧并存、女性生存态势的强弱兼备以及女性人格特征的神魔交织.更重要的是,张爱玲小说塑造女性形象的这种技法是对中国文学女性书写传统的一次超越.
< 1 2 3 ... 30 31 32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