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女作家弗萝兰丝·德莱入选法兰西学士院
-
作者:
未鱼
来源:
世界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法国
小说创作
弗萝兰丝·德莱
文学家院士
-
描述:
据法新社报道,2001年11月15日,女作家弗萝兰丝·德莱在法兰西学士院被正式接纳为院士,坐上了编号为“10”的那把固定的扶手椅,成为继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之后的第二位女性文学家院士。在2000年12月14日,弗萝兰丝·德莱就已经被选为院士,以填补已故的让·吉通留下的空缺。目前在法兰西学士院40名“不朽者”中,一共有三位女性。
-
“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迟子建访谈录
-
作者:
迟子建
闫秋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风格
小说创作
当代文学
叙事风格
小说家
女性文学
迟子建
-
描述:
“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迟子建访谈录
-
江苏明清小说女性形象的区域差异
-
作者:
张倩如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塑造
小说创作
六朝
作品
女性形象
志怪小说
人物形象
-
描述:
明清两代是江苏继六朝志人、志怪小说之后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颠峰时期。就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而言,无论是作品的数量分布,还是在表现形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
论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命悲剧
-
作者:
姚雅锐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生命悲剧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萧红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
春秋
人生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颇具个性的女作家。她英年早逝,创作生涯很短,但她的作品不少是传世之作,在她人生短短的31个春秋中,她的不足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江是值得骄傲的。她留下了近80万字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她的小说创作更是富有成果。
-
漠野深处的动人诗情——读漠月的小说
-
作者:
郎伟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汪曾棋
中国文学史
小说创作
文学编辑
审美心态
小说家
作品
女性形象
精神气质
-
描述:
认识漠月已经有些年头了。印象中的漠月,沉默之时多,开怀放胆之时少。他是那种讷口少言的创作家,锦心常在,“绣口”却不大能够感觉得到。漠月自小生长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的农牧之家,以后又长期在这片被大漠包围的偏远而寂寞的土地上奔波、劳苦。虽然,他在城市曾有过四年大学求学的经历,也曾做过多年行政秘书工作,如今又在城市里当着文学编辑。但是,论精神气质,他依然是一个真正的来自漠野的汉子。应该说,是辽阔而孤寂的大漠塑造了漠月的性格和心灵,也是这片表面荒凉而内蕴丰厚的土地给予他创作
-
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读查舜的中短篇小说集《拯救羞涩》
-
作者:
郎伟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花园
艺术表现力
女主人公
代言人
小说创作
心理分析
创作者
小说艺术
女性形象
生活领域
-
描述:
每一个创作家都会面对一个广大而丰盈的世界。这个世界以它全部的声音和色彩包围着他们。然而,并非所有的创作家都能成为这个世界的“发现者”和称职的代言人。太多的创作家因为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没有惊人发现和独特感悟而成为文坛的匆匆过客,只有那些具备了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的创作家,以对世界和人性的锐利穿透和艺术征服,才可能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长久思索。说得更明白一点,出色的创作家总是能够立足于所生存的特殊地域,以对这一特殊“世界”的挖掘和穿透而引起读者盎然的阅读兴趣。也许,这些创作家所描写的只是人
-
真实再现当代彝族女性生活画卷——浅谈阿蕾小说创作
-
作者:
阿牛木支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作家
小说创作
彝族人民
真实再现
小说集
四川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
女性文学
彝族地区
-
描述:
当代彝族女性作家中,阿蕾小说创作上的凸显业绩是众口皆碑的,其小说的艺术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阿蕾现已出版汉文短篇小说集《嫂子》和彝文短篇小说集《根与花》。小说集《嫂子》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小说集《根与花》获第二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奖;同名短篇小说《根与花》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可以说,阿蕾小说创作不仅仅是彝族女性文学的典范,在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阿蕾出身于大凉山彝家山寨,从小受着彝族口头文学的熏陶。长期的彝寨生活使她熟悉彝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了
-
《朔方》2002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三题
吴音
小说创作
散文
母亲
朔方
回族
陈继明
女性文学
-
描述:
、.声、1产、、J产、.产、刀产、,矛、.产、.了、l了,了4-2飞︶4 0 144,11-11 11.撑檬.、,J口、、,尹、1产4 44小省区能办大文化张家界赋在湘西北的日子里李东东(7.李东东
-
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
-
作者:
朱振武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美学
文学人类学
文学心理学
福克纳
小说创作
社会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
文艺发生学
-
描述: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文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入手,结合心理美学、文学人类学和文艺发生学,对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发生、其隐含形式和内在机制进行心理上的跟踪,对其创作模式进行美学上的探讨,对其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堂奥进行文化上的揭示,从而为更好地理解福克纳、更准确地解读其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参照。
本文首先从作者创作的心理动势出发,对作者的创作发生及其创作的心理轨迹进行跟踪,认为,福克纳的创作中有一种不为创作者的自觉意识所完全控制的直觉领悟的心理倾向,正是这种自主情结引导作者超越个人的局限,遨游于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