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宋代理学贞节观及其影响
作者: 舒红霞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理学家   宋代女性   贞节观  
描述: 理学贞节观是理学家提倡礼教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宋代女性和宋代社会风俗的影响程度因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只有准确把握这种差异才能将宋代女性文学研究引向深入。
女权理性视野下的蘩漪与田小娥论
作者: 赵媛琴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人性追求   女权主义  
描述: 20世纪中国的女权理性是五四启蒙运动传统理性与现代理性的激烈交锋中诞生的,它是现代理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时代、政治、文学思潮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随之给女性文学带来了多样的价值评判力量。运用女权主义的视点,对《雷雨》中蘩漪形象和《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作一个新的描述,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发现过去未曾察觉到的许多成分。从而从更深层内涵上呼吁女性特质和自然母性的回归,实现女性的真正个性解放,极有现代意义。
“女史”和“女论”
作者: 毛志成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史”   封建礼教   男权意识   母系社会  
描述: 一男人值得论一论,可能有十条理由。女人值得论一论,却可能有百条理由。尤其眼下进入“女人盛世的时候,又尤其是眼下女性文学(包括男人谈女人和女人自己张扬女人的文学)日益空前火爆的时候,论一论女人的理由就不只百条千条了。而且我首先声明,对女人我始终有多倍的崇敬感。女人若是种种特殊优势都获得了认定和强化,由她们主政、治世、理国、弄文等等,至少比由男人统治几千年更优美些,但前提必是:要么就回归到蒙昧的母系社会,要么就真的进化成名副其实的“现代文明社会”。不温不火的夹生饭吃起来,女人苦男人也苦。二男人确立了统治地位的
朱淑真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唐燕玲   来源: 温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意识   女性特色   朱淑真  
描述: 愿屈从于礼教的摆布、命运的安排,敢于叛逆,在诗词中大胆“露骨”表达爱情,为当时理学盛行的封建社会所不容忍,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理学盛行的宋代男权社会,朱淑真大胆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女性对封建礼教的蔑视
鲁迅和李光洙笔下“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李明信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光洙   封建礼教   贞洁观   鲁迅   女性形象  
描述: 对比分析鲁迅和李光洙二人作品中女性所处的社会层面的差异,将鲁迅和李光洙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她们都遭受着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迫害和戕杀,在婚姻、爱情、家庭、自由上有着共同的悲剧性
沉郁的文字唱出女性的悲歌——浅析鲁迅作品中的四位女性形象
作者: 张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束缚   批判   封建思想   女性  
描述: 鲁迅先生以深沉的笔触、沉郁的文字深刻地展现了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全过程,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的激愤与不平,为不幸的女人唱出了一曲曲悲歌。单四嫂、祥林嫂是为礼教重压所苦的善良懦弱的可怜人儿:她们都是勤劳善良、朴实憨厚的寡妇。愚昧麻木的单四嫂毫无抗争意识,习惯于逆来顺受,宝儿死了,精神支柱轰然倒塌,死便是她唯一的结局。与单四嫂相比,祥林嫂更艰难,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又惩罚她的"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爱姑与子君都是为婚姻抗争的坚强、果敢的失败者,为了婚
浅析鲁迅小说中农村女性形象
作者: 张琪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贪婪   愚昧守旧   初步觉醒   冷酷  
描述: 鲁迅作品成功地描绘了在封建统治压迫下辗转哀鸣的农村妇女形象,对愚昧守旧的落后者则尽情暴露;对贪婪、冷酷的自私者无情批判;对封建礼教者的牺牲者无限同情;对初步觉醒的反抗者热烈赞颂。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研究
作者: 侯必勤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墙头马上》   封建礼教   李千金   反抗精神   白朴  
描述: 之一,其个性火辣热烈、敢做敢为,不仅向往美好的爱情,而且勇于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她是剧作家白朴倾心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白朴复杂矛盾
封建礼教制度下的女性悲歌:鲁迅小说中女性悲剧命运根源探究
作者: 周虹云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鲁迅小说   妇女解放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描述: 再现鲁迅笔下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子君四位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此为基础,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对旧中国女性的残酷迫害;进而揭示鲁迅对旧中国女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意义。
《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
作者: 孙娟   来源: 中国商界(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男权社会   《白鹿原》   女性悲剧   伦理道德  
描述: 《白鹿原》作为20世纪后期的一部厚重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田小娥是不幸女性中的最不幸者,从肉体到灵魂都是悲剧的典范;聪慧果敢的年轻女革命家白灵,无疑是政治悲剧的最好注脚;冷大小姐在理与欲的矛盾挣扎中走向疯狂,被父亲逼死;还有一群谨守着传统礼教的“沉默羔羊”,则被完全笼罩在了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本文试图以《白鹿原》的几个女性人物形象作为切入点,对作品的女性悲剧作一探讨。
< 1 2 3 4 5 6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