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浅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杨丽燕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庭
贤妻良母
-
描述:
冰心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母性精神和生命意识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观。冰心笔下的贤妻良母,有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气质,既履行家庭责任又努力实现个体价值,也不回避女性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间的矛盾,体现出冰心对女性问题的现代性思考。
-
女性与家庭——浅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夏睿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庭
贤妻良母
-
描述:
冰心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母性精神和生命意识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观。冰心笔下的贤妻良母,有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气质,既履行家庭责任又努力实现个体价值,也不回避女性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间的矛盾,体现出冰心对女性问题的现代性思考。
-
论《面纱》中凯蒂的蜕变
-
作者:
李雪莲
来源:
资治文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蜕变
自我价值
爱情
家庭
-
描述:
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毛姆的小说《面纱》中的女主人公凯蒂,曾经是一个冷漠沉迷于金钱婚姻的年轻女性,在故事中,她发生了蜕变,她的家庭观念,爱情观和自我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她开始学会珍视
-
《紫色》中家庭视角下的女性他者形象分析
-
作者:
冉凡敏
赵华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黑人女性
家庭
-
描述:
通过对《紫色》中女性人物在家庭中的他者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女性是家庭中的他者,他者的形象体现在两性关系中,而两性关系不仅包含黑人的两性关系也包含白人的两性关系,两性关系的不平衡使男性把自己的欲望放置在
-
试论传统文化在幸福家庭建设中的继承
-
作者:
李东风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女教育
家庭
传统文化
女性
-
描述:
当前,我国家庭建设中出现了离异夫妻增多、子女教育不当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些不良现状应采取综合措施。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家庭建设、子女教育等有益部分的继承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一些不良内容的辨别和摒弃
-
从家庭关系分析《甜菜女皇》中女性人物身份建构
-
作者:
李双双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甜菜女皇
身份
路易斯·厄德里克
家庭
-
描述:
厄德里克在《甜菜女皇》中描述了跨越三代的三个女性印第安人物——佛勒·皮莱革,赛莱斯婷·詹姆斯和多特·阿黛尔,并展示了她们在面对时代变迁,通过形成各自的家庭关系构建了不同的身份——“部落关爱者
-
鲁西南农村青年女性的婚恋与家庭——基于四合村外出打工女性的调查
-
作者:
张胜杰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择偶
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年女性
婚恋
家庭
-
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民工的打工大潮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关注的是有进城打工经历,到了结婚年龄返回家乡缔结婚姻,定居于乡村的女性群体。她们所组成的家庭是当下乡村社会年轻家庭的一部分。这些人
-
反叛与自由——三位离家出走的女性形象试析
-
作者:
崔静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夫权
家庭
出走
女性
-
描述:
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不同文化下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作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本文从《美狄亚》《奥瑟罗》与《玩偶之家》这三部经典戏剧作品中的"出走的女性"的人物形象入手,结合女主人公们两次离家的原因和结果,试图阐述女性地位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轨迹,探索女性挣脱男权藩篱,追求独立自主的道路。
-
论虎妞的女强人形象
-
作者:
姜淑敏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虎妞
事业
爱情
家庭
《骆驼祥子》
-
描述:
虎妞是老舍笔下最鲜明、最成功的女性人物形象之一。虎妞这一形象成功之处在于她是美与丑的统一体,充满了人性中的真情,是最有光彩的女性形象。本文试从其爱情的执着、家庭的强势以及事业的精明三方面分析虎妞的女强人形象,使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理解虎妞这一真实的形象。
-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女性、家庭文化主题解读
-
作者:
赵丽莉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最蓝的眼睛》
主题解读
家庭
女性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一名杰出的非裔女性作家,该作家的小说作品侧重于非裔女性形象的描述。小说《最蓝的眼睛》主要描述在白人文化这一社会背景下,黑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作者从独特的视觉角度出发,向读者以及社会展现了黑人的诉求。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历,具体解读作品中所折射出的女性与家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