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六六婚姻家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为例
-
作者:
陆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家庭
女性
-
描述:
六六在《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和《蜗居》这三部婚姻家庭题材小说中塑造了真实而又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表达了女性对爱情、婚姻、家庭和自我的种种认识,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脉络,也反映了时代生活的本质特征。
-
六六婚姻家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为例
-
作者:
陆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家庭
女性
-
描述:
六六在《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和《蜗居》这三部婚姻家庭题材小说中塑造了真实而又各不相同的女性形象,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表达了女性对爱情、婚姻、家庭和自我的种种认识,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脉络,也反映了时代生活的本质特征。
-
夹缝中的呼喊:浅析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博文
来源:
岁月·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难
家庭
许地山
女性
-
描述:
许地山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特殊的生活经历让许地山目睹了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在对低层女性善良坚韧优秀品质赞扬的同时又对她们的生存困境深表同情。他在多苦意识的统摄下用略带忧伤的笔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处在社会与家庭双重夹缝中的悲苦女性。
-
论王尔德喜剧中的失足女性
-
作者:
吴学平
夏腊初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王尔德
家庭
女性
-
描述:
在喜剧创作中,王尔德刻画了欧林纳太太、阿布兹诺太太等失足女性的形象,通过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王尔德既迎合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义务与责任和家庭对女性的重要性,又质疑了当时对男女不同的双重道德标准,并以十分含蓄的方式重申了女性的最佳归宿———家庭。
-
试述冰心的女性观
-
作者:
陆纯梅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恶
扬善
女性观
家庭
-
描述:
"五四"女作家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以她们性别特征明显的作品开辟了一个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时代。其中冰心作为代表,以特有的女性眼光审视社会变革,温馨书写女性的传统美德。文章拟从注重家庭生活、扬善、抗恶等几个方面对冰心的女性观展开分析。
-
不同的追求,相似的结局:试析《米德尔马契》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付东博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
乔治·艾略特
家庭
女性
-
描述:
乔治·艾略特,一个不凡的女子,19世纪英国一位重要的作家,她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却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她的小说充满了真挚的道德与人性关怀,关注社会状况和政治趋势,把当时英国大的社会环境融入到小说中。在西方,对乔治·艾略特这位现实主义作家的研究很早就受到了重视。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亨利·詹姆斯就开始关注乔治·艾略特,把她看作是英国小说中忠于生活和经验的有机小说的创造者和伟大的榜样。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认为乔治·艾略特是英国小说伟大的传统之一。不只是男性批评家关注乔治·艾略特,
-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女性主题
-
作者:
罗坚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之链
神性
爱情
家庭
女性
-
描述:
纵观加里·斯奈德的诗歌与论文,可见其中隐然存在的女性主题。在斯奈德的诗性世界中,女性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诗歌、文化与生命含义,意味着爱情、家庭、生命的循环与轮回、乃至于神性的存在。对女性主题的诗性探寻也赋予了斯奈德诗歌作品丰富的美学与文化内涵。
-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的厌女情结
-
作者:
张雪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情结
同性恋
爱情
家庭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觑。小说采用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一位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人到中年突然抛弃他的家庭和事业去追求自己的绘画的理想。许多评论家都评论了小说的主题——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矛盾
-
柳美里与在日韩国人题材创作:以《水边的摇篮》中的殖民化意识为中心
-
作者:
王晓丽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歧视
柳美里
日本人
家庭
在日韩国人
-
描述:
的长篇小说《家庭电影》荣膺日本文学界最高奖项——芥川奖,是迄今为止获得此奖项最年轻者,并因此在文坛逐渐崭露头角,其作品在日本文坛引起了很大反响。柳美里在她长达23年的写作生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品内容
-
浅谈刘兰芝的追求
-
作者:
李丹丹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个体
和谐美
孔雀东南飞
古代女子
尊敬
刘兰芝
幸福
掌权者
家庭
-
描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为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故事女主人公刘兰芝更像一块美玉,在我国文学史上绽放着独有的光彩。 一直以来,我们只关注到刘兰芝是一个勤劳、美丽、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却很少有人静心想一想刘兰芝的悲剧命运跟她的需要有什么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刘兰芝到底需要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运用马斯洛的需要结构理论去探寻一下刘兰芝的追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