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庭暴力】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亲密与伤害:美国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法律保护
-
作者:
何渊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事保护令
妇女运动
家庭暴力
-
描述:
家庭暴力是与婚姻关系中的文化观念和权利分配不公平息息相关的。幸运的是,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世界开始变化。在美国,反对家庭暴力的呼声和行动日益增强,为家庭暴力的受害妇女提供救济的途径越来越多。社会各界
-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凯特·格雷维尔的小说《利莲的故事》
-
作者:
朱乐琴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父权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女权主义
家庭暴力
-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性别文化,以其强大的反叛意识及颠覆来消解几千年人类关于两性文化、两性秩序的思维定势。本文试图运用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对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凯特·格雷维尔的《利莲的故事》进行女权主义思想的解读。 这部小说描述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到二战期间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利莲出生在一个弥漫着疯狂、残酷和性的中产阶级家庭里,但她最终却专注于教育、爱情和她崇尚的独立精神,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执意于真实自我的人,从而塑造了一个勇于反叛男权世界的不朽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反映的女性主体意
-
我区妇女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夏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全国妇联
妇联组织
农村妇女
自治区
妇女组织
项目资金
妇女工作
失业妇女
家庭暴力
-
描述:
我区妇女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
女性比男性更易遭受暴力
-
作者:
张立
来源:
检察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消除
执法人员
暴力行为
发展基金
联合国
信托基金
妇女组织
家庭暴力
男性
性别
-
描述:
女性比男性更易遭受暴力
-
2005,中国女性关键词
-
作者:
夕惕若
来源:
广西党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
高砂义勇队
原住民
大长今
超级女声
婚姻家庭
高金素梅
中国式离婚
妇女组织
家庭暴力
-
描述:
2005,中国女性关键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
-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修改
妇女人格
女职工
妇女权益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妇女联合会
妇女组织
家庭暴力
人民政府
-
描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
浅谈我国女性权益的保障问题
-
作者:
刘明飞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文化
婚姻家庭
家务劳动社会化
女性学
女性问题
退休年龄
妇女代
家庭暴力
离婚纠纷
离婚自由
-
描述:
随着女性平权意识的觉醒,社会的进步.在法律赋予女性广泛的权利保护下,女性们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与男人一样支撑社会的栋梁。在许多领域里,都享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和事实,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女性问题.促使当今社会又一次出现了女性问题研究的热潮.女性学得到很大发展。
-
女权主义法学及其评析
-
作者:
段雪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性骚扰
社会公正
马克思女权主义
婚内强奸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激进女权主义
文化女权主义
家庭暴力
-
描述:
女权主义法学是女权主义法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女权主义运动及理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世界妇女运动历经三次高潮,为女权主义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派女权主义理论也对女权主义法学影响深远。
第一阶段的女权主义法学的斗争主要是在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指引下立足于男女相同的角度来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外在权利。在第二阶段的女权主义法学的斗争中,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崭露头角,主张男女之间的差异并对女性在家庭中的人身权利、性权利再到工作中的平等就业权、性骚扰等方面,并就现有法律中的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