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印度圣母悉多形象中的文化信息
作者: 曲历川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富内涵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罗摩衍那   审美意识   文化传统   民族审美文化   古代诗人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史诗《罗摩衍那》是印度民族的伟大作品和传世经典,它凝聚着印度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对印度后世的文化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史诗的女主人公悉多仍被尊奉为民族的“美丽女神”、妇女“坚贞的楷模”、女性“道德的最高典范”。她从一个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升华为全民族膜拜的圣母而具有如此永恒的美的魅力,正说明她体现了印度民族审美文化中的理想。因此,要深刻地认识她,准确地评论她,必须立足于印度民族审美文化,牢实地把握这一形象的丰富内涵。本文在这方面作一点粗浅的尝试。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女性美
作者: 周晓京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封建社会   聊斋志异   女子   蒲松龄   女性形象   花妖狐魅   审美理想   短篇小说   异类群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享有“我国古典短篇小说之王”(刘欣中:《短篇小说之王——漫淡》,花山文艺出版社)的盛誉。在小说中,作者借助浪漫主义手法,以轻灵活脱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艺术群象。马丁·布贝尔在德译本《聊斋志异》弁言中说:“最多的与最有意义的,乃是那些精灵的作品:动物的精灵,植物的精灵,水中的精灵,云中的精灵,画中人,瞳人,离开人世的死魂灵。”鲁迅先生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在这些异类群象中,“塑造得最成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