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审美内涵】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审美内涵
-
作者:
高万年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妓女形象
审美内涵
《醒世恒言》
-
描述:
“三言”中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妓女文学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受到读者喜爱,主要是由于其自身丰富的审美内涵,即鲜活充沛的外貌美、真诚善良的心灵美、火热奔放的爱情美。这些女性形象,正是我国传统审美习惯所普遍赞赏的那种身心兼美、情貌如一的文学艺术典型
-
新时期山东作家笔下的寡妇形象
-
作者:
王辉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作家
形象系列
新时期
封建意识
妇女解放
重要地位
审美内涵
寡妇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
描述:
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新时期山东作家的创作中,农村题材占有重要地位。从王润滋的《卖蟹》始,在十余年的创作中,山东作家塑造了大批具有个性的农民形象,像老木匠(《鲁班的子孙》)、隋见素、隋抱朴(《古船》)、李芒(《秋天的愤怒》)、野兰子(《皮孤子路》)、天良(《天良》)、水仙嫂(《洞天》)等。这些形象都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意义。细加分析,在王润滋、左建明、矫健、张炜、毕四海、侯贺林等作家笔下,妇女又多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寡妇形象的多向塑造尤为突出。表现出一个作家群创作上一种非自觉的审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