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作者: 张晶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整体美学效应   乐府诗   结构主义   作品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价值   整体效应  
描述: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作者: 张晶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整体美学效应   乐府诗   结构主义   作品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价值   整体效应  
描述: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晚唐著名诗人。温、李(商隐)并称,可见温氏在当日诗坛名声颇盛。诸体之中,温氏尤长予乐府歌诗。集中计有乐府篇什五十余首,占其金部创作的六分之一左右。这些诗作,其意象表层华美绰约,给人以镂金错采的印象,绮艳秾丽的感观。论者因此往往忽略了温诗精华中蕴藏的率厚内涵,不能看到诗人在“金缕玉衣”之下所掩着的沉重而炽热的诗心,而认为温诗“只是堆砌一些绮丽香艳的词藻来叙述灯红酒绿的放荡生活。”或
曹植诗歌的形象美
作者: 裴登峰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观情感   文学作品   文学形象   诗歌   英雄形象   曹植   形象美   诗人自我形象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描述: 文学要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客观生活和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文学作品中能否以真情实感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学形象,是关系到作品能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作为文学之一体裁的抒情诗自然也要做到依象缘情言志,形象大于思想。营植的诗歌在这方面作了典型的范例。他的诗是用情感的浓汁浇铸成的
从神话到现实:从《一个都不能少》看张艺谋的艺术取向
作者: 曹而云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定情境   张艺谋   纪实性   艺术处理   张艺谋电影   电影艺术   艺术取向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生活化  
描述: 在“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以其相当独特的方式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的影坛上以他个人的神奇故事,谱写出一则当代中国自我“神话”——张艺谋电影文本神话,同时为自身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张氏在其电影艺术追求过程中,特
多种美的和谐统一——浅谈刘兰芝形象的审美教育
作者: 李务云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人的尊严   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   艺术形象   悲剧美   审美价值   古代诗歌   中国女性  
描述: 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既具有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又闪烁着与命运抗争光辉的女性形象刘兰芝.这一艺术形象集中了中国女性的美,达到了多种美的和谐统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蒲松龄研究论文索引(1980~1995)
作者: 朴桂花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文索引   蒲松龄研究集刊   明清小说   王枝忠   聊斋志异   雷群明   心理描写   林植峰   人物塑造   审美价值  
描述: 蒲松龄研究论文索引(1980~1995)(韩国)朴桂花(续本刊1996年第4期)真漫亚:一场幻想都成梦,几卷残书不合宜——试谈蒲松龄和他笔下的考生形象《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1987.2秦效成:论《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兼谈蒲松龄的审美...
《汉宫秋》王昭君悲剧形象特色谈
作者: 任冠之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爱国主义   戏剧   王昭君形象   马致远   《汉宫秋》   元代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民族感情   艺术特色  
描述: <汉宫秋>中所塑造的王昭君既不同于历代文学作品中含悲抱怨的昭君形象,又有别于我国早期古典悲剧中薄命红颜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刚柔相济、深明大义、饱含着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的具有悲剧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
< 1 2 3 ...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