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印度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 王静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文学   宗教   女性  
描述: 自2012年德里黑公交轮奸案发生以来,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与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印度文学作品中选取不同时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由女性社会地位与宗教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印度宗教与印度文学的关系。
缀网人生的自我救赎
作者: 王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平凡   宗教   许地山  
描述: 许地山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他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如敏明、惜官、尚洁、春桃等既是宗教的虔诚信徒,又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人生哲学,在蛛网一般的人生中,形成了“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独特生活理念,生本不乐、虽哀犹爱、豁然达观、独立进取是她们共同的生命特质。
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女性崇拜的宗教文化渊源
作者: 梁坤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女性崇拜   宗教   俄罗斯文学  
描述: 在将多神教的“女神”、“索菲亚”、“圣灵—圣母”、“大地母亲”、“俄罗斯祖国”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神秘和深沉。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永恒女性”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老残游记》逸云形象分析兼谈宗教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作者: 牟菲菲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残游记   逸云   宗教   社会行为  
描述: 深厚的精神意识,逸云才能得以安乐生存。本文即对逸云这个特殊女性形象的分析的同时,兼谈广义的宗教对精神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敢于与上帝争夺爱情的女性:试析《红字》与《荆棘鸟》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作者: 汪柳花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悲剧   宗教   真爱  
描述: 的神父,她们都为所爱之人育有一个孩子,都揭示了宗教的残酷和禁欲主义的丑恶。她们用女人特有的方式与上帝对抗,在与上帝争夺爱人的较量中,揭示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杜波依斯的黑人女性书写与黑人文化观照
作者: 张静静   来源: 赤子(中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黑人女性   宗教   黑人文化  
描述: 威.艾.伯.杜波依斯是杰出的美国黑人领袖,他在经典之作《黑人的灵魂》中,提出"双重意识"与"帷幕"的概念,犀利深刻地道出了美国黑人长期以来的尴尬身份。作为黑人男性精英,杜波依斯却不曾忽视妇女问题,他尤其重视黑人女性的境况。除了积极参与美国妇女组织的活动外,他的长篇小说塑造了多个具有独立个性的黑人女性形象,并撰写多篇散文,歌颂黑人女性宽容,坚毅等神圣而美好的品质。通过分析杜波依斯创作中黑人女性形象可以发现,杜波依斯通过颂扬黑人女性的"母性"来宣扬黑人民族的真善美以及非洲文明的厚重。
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可能——浅析凯特·肖邦及其小说《觉醒》
作者: 张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   婚姻   新女性意识觉醒  
描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美国妇女文学的发展,肖邦Kate Chopin及其小说(The Awakening)《觉醒》重新引起了评论家们的重视和美国大众的极大欢迎。因此有必要探讨肖邦塑造新女性形象的艺术创造,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可能。
解读巴思妇人的宗教隐喻
作者: 熊志超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思妇人   撒玛利亚妇人   宗教   隐喻  
描述: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来解读乔叟笔下的巴恩妇人的宗教隐喻。《圣经》中的撒玛利亚妇人和英国诗歌之父一乔叟笔下成功塑造的巴思妇人的人物形象有着相对应的一面。故而,巴思妇人是有着宗教隐喻
唯美而偏执的梦:浅谈罗塞蒂的绘画艺术
作者: 侯赛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赛蒂   浪漫主义   宗教   女性  
描述: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重要的诗人兼画家但丁·加布里尔·罗塞蒂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的重要代表。他的绘画主题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从前期遵循拉斐尔前派"忠实于自然"宗旨的宗教情怀的故事性绘画,转变为后期华丽
探寻女性的第三条出路:论许地山的女性意识
作者: 何建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独立   个体价值   宗教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许地山前后期小说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许地山在宗教意识的"显""隐"之间,逐渐成熟的女性观以及为女性所指出的第三条出路。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