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以《高阳公主》、《梦断关河》和《长恨歌》为中心
作者: 罗薇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存在主义   历史题材小说   创作语境   女性书写  
描述: 20世界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女性意识的日渐觉醒,她们开始以清醒的性别身份、女性的历史眼光进行历史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体欲望等感性内容的描述,又有着对以往被忽视、歪曲的历史女性形象的纠正还原,同时也有着对历史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剖析,充分展现了历史女性的生命意识和存在之思。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在冲破男性话语权的尝试与努力中,给予历史以全新的阐释,赋予历史题材小说以特别的意义和价值,并体现女性书写历史的勇气与智慧。在这样的历史使命无声的召唤下,出现了90年代历史
李樯电影文学剧本研究
作者: 陈艳涛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作者论   存在主义   李樯   女性主义  
描述: 李樯是近年来华语影坛极具影响力的编剧之一,他担任编剧的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屡有斩获。他本人也赢得多个编剧奖项,在华语影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的作品,具有的强烈的个人风格,表现出“编剧作为作者”的潜质,在编剧界极为罕见。本文从“作者论”角度审视李樯编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尝试总结李樯文本稳定的美学特征,估量李樯创作的艺术价值。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综合运用文化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研究李樯编写的电影文学剧本。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李樯其人及其创作履历,概述学者对李樯编剧电影和其文学剧本研究现状,简述李樯剧作贯
《飞越疯人院》中“疯人”的存在主义解析
作者: 张潘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选择   荒诞性   自由   存在主义   压迫  
描述: 里的守望者》、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一并被称为“垮掉一代”的经典之作,因此,其文学、文化价值不容小觑。存在主义
波伏娃存在主义的女性思想研究
作者: 颜嘉楠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波伏娃   存在主义   《第二性》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解放  
描述: 她们的共同身心状况和生存处境,得出一个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作为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
理性牢笼下的生存:重读《到十九号房》
作者: 曹爱仙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体   生存困境   存在主义   另一“十九号房”   理性  
描述: ?”,而这正是存在主义最关心的问题。存在主义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情感、主体性、自由选择和行动的能力等主题。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主人公苏珊和马修的生存意识和处境,透过他们的悲剧,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叶西方
在绝望中孤独地反抗:法斯宾德电影研究
作者: 陈昕瑜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文化主题   间离   个性化   存在主义  
描述: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这位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以其深刻的电影主题、新颖的叙事手法、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和丰富的生活内涵震动了70年代以来的世界影坛。在他仅有的 13 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 43 部电影,如果再加上由他主演的影片,这个数字就是60部。这些影片不仅在题材、风格上多样化,在数量上、质量上遥遥领先于电影界,而且至今仍然放射光芒,给我们心灵以震撼。但目前国内对法斯宾德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与法斯宾德的艺术成就相比是不成正比的,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研究观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故本文
《琴神下凡》的孤独主题
作者: 陈瑶琼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存在主义   田纳西·威廉姆斯   异化   清教文化  
描述: 田纳西·威廉姆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威廉姆斯的作品研究大多集中在《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少数几部作品上,而对其他作品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琴神下凡》是威廉姆斯1957年完成的一部关于孤独、欲望与救赎的悲剧。该剧自问世以来,只得到了少数学者的关注,批评家们大多从神话原型、精神分析、象征及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剖析该剧。威廉姆斯擅长在戏剧中探讨情感隔离,孤独和异化的主题,然而到目前为止
在迷宫中寻找自我:对苏珊·桑塔格的《死亡匣子》的主题研究
作者: 杨倩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   存在主义   《死亡匣子》   桑塔格   精神分析  
描述: 知识分子。桑塔格的第二部小说《死亡匣子》发表于1967年,是一个梦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故事。作为其第一部小说《恩主》的续篇,这部小说继续着主人公的精神之旅,探索生命与死亡。运用心理分析法和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绝望中追寻: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尤金·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
作者: 陈婉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意义   尤金·奥尼尔   存在主义   《送冰的人来了》   荒诞  
描述: 的旅客等待推销员希基到来的画面。论文借助法国哲学家让·保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三个观点来分析剧作的多个人物。
寻找自由:兔子四部曲中兔子历程的存在主义初探
作者: 王成峰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自由追寻   “处境”   超越   存在主义  
描述: 本文试图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尤其是他的自由理论的基础上,对兔子四部曲中兔子对自由的追寻进行分析。约翰·霍耶·厄普代克(1932—2009)是公认的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四十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