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从妮丹和巧珍得到的启示
作者: 冼睿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人   启示   封建意识   帮撑   大作家   婚姻   丈夫   爱情   女性形象   妻子  
描述: 谭谈是一个有着仁厚心肠的君子,在他那看似粗笨憨实的外形里,包容着善于体察女性疾苦的细心和敢于为妇女鼓呼的豪气。谭谈说过,他的创作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热爱的人”,他热爱那些把爱情无私地献给普普通通矿工的女人,因此写出了一个光彩熠熠的金竹(《山道弯弯》),并由此发韧,写出了形形色色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我们所处的脱胎于几千年封建社会孕育的当代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意识、封建道德观念已不能从制度上左右人们的行动,
姚晨:恩爱经不起落差?
作者: 指间沙   来源: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婚   落差   名句   灵魂   艾米莉·勃朗特   婚姻   丈夫   爱情   呼啸山庄   男人  
描述: 虽然明星经常爆出不够和谐的新闻,但在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精神面貌这点上,堪称"永动机"。所以姚晨离婚了,仍旧是娱乐圈的"三好青年",一个不哀不怜的新女性形象就此建立。对于七年婚姻的终结,有人称,姚晨
伊玛堪中的神奇婚姻母题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 韩成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叙事   “伊玛堪”   母题   民间叙事文学   婚姻   英雄史诗   文化意蕴   部落联盟  
描述: 在大多数民族的英雄史诗中,婚姻既是英雄业绩开始的原因,也是英雄业绩完成的标志:为了救未婚妻或者向某部落的美女求婚而开始一系列的战争,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最终抱得美人归。婚姻和战争是整个英雄叙事中的核心
张幼仪:说不定,我最爱他
作者: 陈家萍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   流利   德国人   婚姻   衣服   东西   人生理念   英国   女性形象   妊娠反应  
描述: 1920年初冬,一艘从中国来的轮船缓缓靠岸,一位中国少妇走下船。时年20岁、婚龄5年的张幼仪,奉公婆之命从硖石来,投奔在英国的徐志摩。徐志摩皱着剑眉注视着阔别两年的张幼仪,然后在附近商店替张幼仪挑选了衣服和鞋子,旧衣物被他随手扔到箱子里,扔得她心头一痛。
纷繁生动的女性世界: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
作者: 黄晓玲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金钱   女性视角   张爱玲小说   人性   女性观   婚姻   恋爱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以言情为主,她笔下的女性鲜活而生动.男女之情是贯穿她全部创作的一条主线.她不象一般的新文学作家要么把恋爱提升到浪漫理想的境界中来肯定,要么试图在社会意义上寻求合理性进而将所有的冲突归结到外界因素上去,她所着力表现的不是恋爱者超凡脱俗的一面,而恰恰是他们凡俗的一面.在她看来,惟有入世的,才是更真实的.
别让“剪刀差”剪断好姻缘
作者: 剑光   来源: 妇女生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夫妻感情   男女平等   剪刀差   婚姻   价值取向   运行轨迹   择偶标准   女性形象   妻子  
描述: 古往今来,人们的择偶标准通常要求男性才华出众、事业有成,女性形象姣好、美丽动人,这叫郎才女貌。至今,这仍是一种世人普遍认可的婚姻价值取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郎才与女貌的展现并不同步,这就形成了男女魅力
《无名的裘德》中淑的性格缺失及其悲剧
作者: 黄惠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环境   缺失   性格   女性主义批评   婚姻   社会习俗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哈代小说   裘德  
描述: 淑·布来德赫作为哈代《无名的裘德》中四名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中所出现的爱情、婚姻与宗教问题的思考。在小说中,她被描述成一名社会习俗的叛逆者
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水浒传》女性形象小议
作者: 李真瑜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文化视角   武松   阎婆惜   婚姻   西门庆   潘金莲   女性形象   小说作者   宋江  
描述: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一向被人们视为三位淫荡的女性。她们的性格、遭遇和命运,既相似又有些不同。当我们今天从新的文化视角审视这三个形象时,我们的批评不免含有几分的苦涩。
带着枷锁舞蹈的女囚: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许丽佳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张爱玲   男权统治   人性   生存状态   枷锁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个性解放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在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个性解放、人权精神的启迪下,一批觉醒的新文学作家把批判的目光投向了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严肃地审视着她的生存状态,四十年代初的张爱玲便是其中的一个.
论侗族民间爱情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左立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侗族   女主人公   大家闺秀   封建势力   婚姻   姑舅表婚   女性形象   择偶标准   民间爱情故事   侗族文学  
描述: 在古雅淳朴的侗族文学中,侗族民间爱情故事不愧为一株独放异彩的奇葩.这些“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鲁迅语)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浩如烟海,是世代侗族青年爱情婚姻道德的“教科书”,不仅具有文学艺术本身的珍贵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侗族社会的其它方面(婚姻习俗、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都有其特殊的价值.
< 1 2 3 ... 11 12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