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婚姻】搜索到相关结果 141 条
-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爱米丽与白流苏的悲剧
-
作者:
张楚一
肖维青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爱情
婚姻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对待婚姻与爱情的态度是很多文学作品的主题。虽然人类社会各具特色,可女性的生活需求、情感与意识是有共同之处的。将不同的女性形象加以对比,我们不难看到她们不同的性格心理下共通的精神。《纪念爱米丽
-
试论《美人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慧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人书》
婚姻
美人标准
-
描述:
《美人书》打破了传统礼教中的女性观,塑造了一群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有胆识有谋略的女性形象。该书通过对这些女性婚姻命运的描写,揭露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及封建女性饱受摧残的悲惨命运,并大声呼吁真正幸福美满的婚姻应是男女心灵的契合,从而为那些无助的女性照亮了一丝光明。
-
婚姻中的女性性别角色
-
作者:
李晓丽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艾德娜
婚姻
珍妮
-
描述: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小说中是关于一个已婚白人妇女追求个人自由与价值的故事。而《他们眼望上苍》则是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的一部经典之作。小说塑造了一个经历过三次婚姻,却一直不放弃寻找自我,争取独立的黑人女性形象珍妮。
-
封建制度下的婚姻悲剧:对《金锁记》中曹七巧命运的思考
-
作者:
贺莹莹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欲
金钱
物欲
婚姻
-
描述:
小说塑造了一个旧时代女性形象的典型。主人公曹七巧从麻油店一位纯朴开朗的少女变成只为得到姜家财产的二奶奶,这不仅是她社会地位的转型,更多地折射出她婚姻的悲剧。不幸的婚姻使她成为了一个畸变性格的母亲和被金钱驱使的奴隶形象。
-
一曲成长的赞歌:论《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成长
-
作者:
冯侠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黑人女性
压迫
婚姻
-
描述:
女性形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美国成长小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珍妮的三次婚姻,解读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心酸历程,充分展现作品中黑人女性成长主题。
-
女人与婚姻: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价值观的思考
-
作者:
李清怡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
女性
价值观
-
描述:
心理、生理、性角色、社会处境及经济地位的描写,展现了女人一生的心酸与追求。本文从她笔下女性角色的价值观入手,通过剖析这些悲剧形象的形成原因,反思女性在婚姻中所应用的态度和追求。
-
成长中的女性:论《他们眼望上苍》的成长主题
-
作者:
刘莹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黑人女性
婚姻
-
描述:
婚姻,解读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压迫下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现了作品中黑人女性成长的主题。
-
《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需求层次探析
-
作者:
马莉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需求层次
婚姻
-
描述:
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经历过三次婚姻, 并通过这三次婚姻寻找自我、争取独立、获得成长的全新黑人女性形象珍妮。本文旨在从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层次
-
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可能——浅析凯特·肖邦及其小说《觉醒》
-
作者:
张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
婚姻
新女性意识觉醒
-
描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美国妇女文学的发展,肖邦Kate Chopin及其小说(The Awakening)《觉醒》重新引起了评论家们的重视和美国大众的极大欢迎。因此有必要探讨肖邦塑造新女性形象的艺术创造,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可能。
-
从《希腊罗马名人传》看古罗马妇女的婚姻状况
-
作者:
江琴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腊罗马名人传》
罗马妇女
婚姻
普鲁塔克
-
描述:
》的希腊和罗马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并分析罗马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和婚变后生活,能够整体上把握罗马妇女的婚姻状况。